关灯
护眼
字体:

逆君侯(171)+番外

赵凤徽的目光时不时便在对面两人身上打转。焦脆烤鸡在火堆中“嗞嗞”作响,篝火蹿起了星星点点的火苗,映红了仙子的侧脸。五哥的视线一直落在仙子身上,暖融绽满眼底,深邃中尽是仙子的身影。

仙子撕下一只鸡腿,递到五哥手里,两人的手在半空中交错,仙子的指尖微微一蜷,眸中浮上了笑意。

十年五别,斯人如旧。

是宫中没有的烟火和人间。

*****

南北互市已开三月,镇北府按例向枢密院上报每月备录。

赵凤辞接到枢密院传来的回疏,复批了几处誉红,正欲合上折子,目光却停在了一行不起眼的小字处。

半晌后,他唤来了石宝儿:“召闻雪朝入宫。”

闻大人并不能随意在朝臣面前露面,石宝儿每次前去南坊请他入宫,都是拿着皇上钦赐的令牌,驾着车舆直接将人送入宫来。

闻雪朝脱下罩袍,刚走入御书房,便见到了神情肃然的赵凤辞。

“怎么了?”闻雪朝问,“北境出事了?”

赵凤辞递给他一张奏疏,示意他看圈起来的一行小字。

镇北府在备录中提及了清西郡一座名叫献城的小镇。献城离灵抚城不远,也是一座与北境西疆相接壤的边陲小镇。

事情发生在献城的卓氏村。一名延曲部的猎户入关行商,恰巧在卓氏村逗留了几日,在村中做买卖时看上了村东李秀才的女儿。那老秀才的女儿与这胡人男子也算是两情相悦,半夜三更跟着猎户便跑了。老父次日追出村去,想去找这名猎户讨个说法,没想到就此失了踪迹。

过了三日,村民在村头阴沟里发现了老秀才的尸体,尸首腐烂得厉害,看似已死了许多日。

此事至此还没完,又过了数日,隔壁村的村民在村外的深山里,发现了胡人猎户和秀才女儿的尸体。两人的尸体与那老秀才相似,早已烂得不成人形。

县丞本已将此案断作悬案,镇北府多留了个心眼,在奏疏上添了几笔,上报了朝廷。

“此事说大即大,说小却小。”赵凤辞道,“雪朝,你如何看?”

闻雪朝拿着奏疏,对着字里行间看了半晌,蹙起了眉头:“是有些蹊跷。”

“备录中言,当地仵作本已识不出老秀才的尸体,是靠秀才脚踝上的胎记,才辨出他的身份。如此看来,这老秀才的尸体已腐烂得十分严重。”

“若是寻常尸体,要腐烂到仵作都认不出的地步,约莫需要几日?”闻雪朝问赵凤辞。

“至少需数十日。”赵凤辞也锁紧了眉头。

“胡人和秀才女儿的尸体亦在五日内腐烂得不成人形,其中定有玄机。”闻雪朝说,“派大理寺和刑部的人马去查,务必要查出三人的死因。”

刑部尚书柳岩衷接过圣上旨意,立即派遣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仵作和师爷,前往清西郡查案。刑部的人马刚抵达清西郡,便听到了一个离奇古怪的消息。

卓氏村和发现胡人尸体的金林村前几日突发泥石山灾,泥沙及山石倾泻而下,堵死了村口的道路。清西郡郡守曾派郡府守军前去救援,却发现通往村中的山道已完全塌陷,村内人无法外出,外人亦无法入内。

两座山村就此与外界隔绝开来。

老秀才尸体早已搬入衙府封存,胡人与女子的尸体却被留在了村内。刑部派来的仵作无法入村细探,只能留在官府,将老秀才的尸体又细细检查了一番。

勘尸呈报随着镇北府关于献城两村受灾的奏报,一同被快马加鞭送抵京中。

“体内留毒,毒源却不明。”赵凤辞缓缓出声,“另外那二人死状与这老父雷同,想必也是毒发而亡了。”

闻雪朝摇摇头:“非也。”

“老父的死也许只是意外。胡人想带女子私奔,被秀才发现了。或许在途中使了什么手段,想带女子强行离开,没料到会致秀才于死地。”闻雪朝阖上双目,脑中浮现了三人争执不下的身影,“老父一死,胡人自知在中原杀人是死罪,自然想要毁尸灭迹。”

“老父被胡人推下阴沟,本该万无一失,胡人和那女子又为何会在事后遭人下死手?”闻雪朝揉了揉眉心。

赵凤辞见闻雪朝陷入了沉思,并不欲打断他,只是在一旁静静等他思索。

“有人想让胡人和女子也闭嘴。”闻雪朝喃喃出声,“他们想要掩盖什么?”

“毒。”赵凤辞说。

闻雪朝盯着赵凤辞张合的嘴唇,目光骤然一紧。

“老父,胡人和他的女儿都中了毒,但这毒却并非致死之因。”闻雪朝说,“只因他们中了毒,所以他们都得死。”

“那清西郡的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