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逆君侯(56)+番外

优伶们受了重赏,施施然退了下去。

任季殷切问道:“今日这支乐伎班子,闻大人可还满意?”

闻雪朝将葫芦香囊握在手中不住把玩,听到任季这么一问,举杯笑道:“这南腔唱得实在不错,任大人有心了。”

浅饮了几杯,闻雪朝便以舟车劳顿为由,携阳赵二人早早离了席。任季挽留不得,只得派人在麒麟酒楼给贵客们包了几间上等厢房。

刚出郡府,赵焱晟便发觉闻雪朝脸色不大对劲。

果然,闻雪朝并不准备回酒楼歇息,他伸手接过白纨递来的缰绳,对赵焱晟与阳疏月道:“我去延东军营见一趟祝将军,你们连日奔波,今夜先回去好好歇息。”

“闻雪朝,我虽与你不算熟识,但并非好事之人。你大可不必对我如此戒备。”赵焱晟背过身来,对闻雪朝低声道,“赵某好歹今后便是东海之主,若你有事需人相助,直接同我开口便是。”

闻雪朝深深看了赵焱晟一眼,翻身上马:“那先谢过王爷了。”

他扬起缰绳,不断驱动马儿加速疾行。白纨不知大人为何如此急切地要赶去延东军营,但见大人神色焦灼,担忧出了什么急事,急忙率着几名羽林卫策马跟上。

众人抵达杜陵城外的延东驻地,便被严阵以待的延东精兵拦在大营外。

“来者何人!”守门卫喝道。

“此乃延东巡抚闻玓闻大人,还不速速开门迎接。”白纨亮出了羽林卫令牌。

守门卫听闻是巡抚大人到访,忙差人去帅帐禀报祝将军。仅半柱香时辰,祝将军的亲卫长便到了。“巡抚大人,白都督,将军有请。”

祝氏等将领世家素来不喜闻氏,除却女儿嫁作太子妃,自己摇身一变成了闻皇后的亲家外,祝梁一向与闻家井水不犯河水。圣上下旨派闻家长子作为巡抚南下,他对此亦漠然置之,不知闻仕珍这老贼又在打什么算盘。

今日听说巡抚已至杜陵,入城后便被任季邀去郡府听曲,他更是一笑嗤之。

小辈果真是小辈,这才走马上任多久,便被杜陵浮华表象迷了眼。

他没想到闻雪朝会在夜深人静时突然拜访。

祝梁刚披上外袍,便听到帐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还未等亲卫上前,闻雪朝便伸手掀开了营帐,大步走入帅帐中。

“祝将军,五殿下如今情况如何了?”帐中雅雀无声,闻雪朝只听到自己略带粗重的喘息。

压抑在心底的思绪就要倾泄而出,他感到脑中一阵眩晕,抬手扶住前额,只觉双手冰凉。

身旁的白纨轻轻咳了一声,闻雪朝才发现自己就这么直接闯进帐中,一时忘了长幼尊卑。

“闻大人喝醉了,你们快扶他坐下。”祝梁并未计较,反而吩咐亲卫上前搀扶住闻雪朝。

闻雪朝摆摆手,整个人顿时清明了大半,心中的不适感也渐渐消散。他拱手对祝梁行了个小辈礼,才转身在下首落座。

祝梁挥了挥手,将无关人等都遣出帅帐,对闻雪朝淡淡开口道:“闻大人深夜前来,是为了五殿下之事?”

闻雪朝知道自己冲动了。二十余年来,他是头一回在外人面前失控。

他自幼聪颖早慧,神智异于常人。少时父亲与姑母当他天真无邪,纨绔好友当他胸无大志,后来入朝为官,同僚们都感叹闻侍郎宽仁大度,从不轻易计较琐碎之事。

这些年他听得太多,看得太多,面上云淡风轻,心里早已背了一座大山。

赵启邈生性多疑,闻雪朝陪太子长大,总担忧有朝一日会被识破天性。越到后来,他便越发敛去了身上锋芒,成了那位盛气凌人却碌碌无为的闻氏嫡少爷。

他此生想偏安一隅,赵凤辞偏不让他如愿。就这么冒冒失失地闯进来,撕开了他密不透风的蛹。明火希冀融化白雪,不知最后是冰消瓦解,还是星火燎原。

白纨曾觉得闻大人总是一副心平气和的模样,行事也不疾不徐,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自打在杜陵府听了那小曲,闻大人便有些不对劲了。

袅袅婷婷的女儿郎泪眼婆娑,站在岸边送别将行之人。随着台上人吟唱起舞,乐班子也奏起了筝曲,四面八方顿时传来急风骤雨之声。故人远去,女子微微放下掩面白帕,只露出一双杏眼来。乐声渐消,千言万语融入那一潭泪眼中。

他与赵凤辞自大雪中一别,已过了整整五年。

五殿下离京头一年,闻仕珍又纳了新的姨娘进闻府。离京次年,闻雪朝行了冠礼,府中大宴三日,鼓瑟吹笙好不热闹。离京三年,闻雪朝入朝为官,紫色朝服从此再不离身。离京四年,京中大雪又至,他总觉得赵凤辞是时候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