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逆君侯(87)+番外

到了午憩时间, 将士们就地解散,归营休整。闻雪朝候在高台下,看着五殿下扶着木梯而行, 步履仍有些蹒跚。

阳疏月曾叮嘱他赵凤辞身子还未好全,让他回到杜陵后多留意些。可待赵凤辞穿上铠甲,持剑走上高台, 却无人发现他身子还未痊愈。

五殿下是西翼军的砥柱,他并不愿让任何人发现他的脆弱。

赵凤辞卸下身上盔甲,正欲抬袖拭去额间汗珠,便见一块洁白的绢帕递到了自己面前。他看到那绢帕上绣的七彩鸳鸯,手中动作一顿。

“这是银翘绣的纹饰,”闻雪朝矜持道,“我用不惯绢帕,夏日炎热,殿下拿去用就是。”

赵凤辞眸光闪动,接了。

两人刚步入延东军帅帐,祝梁便手持一封加急的军报走了进来,面上露出欣喜之色。

“殿下,留守斥候回报,花间一切如常,此计或可成。”祝梁道。

五殿下前些日子让他派人去探花间岛消息,如今果然有所收获。

闻雪朝不知祝帅与五殿下在打什么哑谜,随口问道:“今日祝帅与殿下召下官入营共同商讨击破乌首的计策,莫非这花间岛便在计策之中?”

赵凤辞走到长桌前,缓缓展开了东境的海图。若是算上无人之岛,东海共有岛屿千余座。而图上标红之处,皆已被乌首占据。

“君留岛乃东海三大岛之一,岛域内还有十余座小岛。乌夫人避退君留岛已久,岛上部署着上万乌首主力,岛屿四周皆被海寇舰船围得固若金汤。若西翼军与乌首在君留岛正面开战,西翼军不一定占得了上风。”

他的指节点在君留岛不远处的标红之处:“花间本与君留岛同为三大岛之一,但去年乌首强登花间岛,将岛上民屋都烧得干干净净,岛民更是死的死伤的伤,损失十分惨重。”

赵凤辞停下了话头,看向聚精会神的闻雪朝。闻雪朝知道五殿下这是在解释给自己听,颔首道:“花间屠杀一事,我来东境前已略有所闻。”

他曾问过宫中那个献桃小太监花间的境况。那小太监面色紧张,支支吾吾,他便多留了个心眼。后来仔细一查,果然是那小太监在撒谎。

只是不知小太监有何目的,那盒仙桃又从何而来,他又为何要隐瞒花间岛屠族之灾。

赵凤辞收回视线,淡淡道:“乌首火烧花间后,我曾率西翼军上岛救人。奈何火势太过猛烈,花间岛树木繁茂,火海连燃三日而不熄。待大雨过后,火势扑灭,整座岛已成一片废墟。”

“我带兵在岛上搜寻是否有幸存之人,怎料在一片废墟下听到了微弱人声。待士兵将残垣移开后,发现屋子下面居然有一条暗道,里面藏了个少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那暗道之下并非只有暗室,而是另有洞天。”

“殿下在暗道里发现了前朝海寇的军工秘道。”祝梁说,“秘道内有数万支封存的箭矢与前朝旧典。典中记载,花间岛民竟是前朝海寇‘渡羽’的后代。朝廷军大败渡羽后,幸存的海寇便隐居在花间岛上。而那少年,正是现任族长的幼孙。”

闻雪朝脱口而出:“那幸存下来的少年,可是姓石?”

“闻大人为何知晓?”祝梁露出诧异之色。

赵凤辞深深看了闻雪朝一眼,继续说:“那秘道搭建在花间与君留岛半途的群岛下,沿浅湾连通了两座主岛。乌夫人将我关在君留岛后山,却被我误打误撞,发现秘道通向君留岛的出口,就在那洞穴之内。”

闻雪朝愣住片刻,随即扯过案上海图,放在眼前细看。半晌后,赵凤辞听到闻雪朝因激动而微颤的声音:“杜陵,君留,花间,三者呈勾股形。若西翼军从海上正面出击,转移乌首部分火力。再将延东步兵从杜陵运至花间群岛,走暗道抵君留岛后山,便可将海寇前后夹击,一网打尽。”

闻雪朝脑中闪过无数念头。此计乃上上之策,如此看来却过于顺利,好似上天眷顾,反倒令人徒增不安。

果不其然,只听赵凤辞说道:“唯一阻碍在于君留岛。我在洞中曾仔细观察过那出口,出口所在位置十分隐蔽,堆砌着许多大石,需有人先将其掘开。此外,那暗道曲折狭窄,若被乌首先一步发觉,便可朝暗道内灌水或掷火,将来人堵死在里头。”

这意味着,延东步兵若要走花间暗道上岛,那君留岛上必须有内应。

兵行险招,需百般谨慎,万般筹谋,方能万无一失。若走错一步,葬送的便是延东将士的性命与整个东境的生路。

“我对君留岛地形较为熟悉,”赵凤辞最后说,“可先行匿伏于岛上——”

“殿下,”闻雪朝打断了赵凤辞的话,“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