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懒汉村村长(108)

作者: 棠梨煎蛋/蔻红 阅读记录

王小二说着也有些不好意思:“我媳妇说了,我老丈人为了我,都跟别的村的人动手了,我也得拿出做女婿的样子来……我娘也说是这个理儿。”

能让王婆子也赞同可不容易。

不过来说项的,也只有王小二一家而已。说到底,这还是赵秋秋的本事。王大伟心里另有一番想法,嘴上仍道:“我那儿有五亩地的甘蔗呢,总归会让大家都学会。不过是分批次来罢了,这回是王壮山他们,下回就能轮到你老丈人了。”

王小二得了这个话,也觉得能和媳妇交代了,喜不自胜的走了。

王大伟也不是唬他,他打算让村里愿意干活儿的,有一个是一个,六个人一队,两个人一组学习熬糖,直到全村人全部学会为止。

今年自家只付他们少许力气钱,到了十月收获了罗汉豆,旱地就全种上甘蔗,明年就让他们自行熬糖,再由王大伟出面去和各个药铺谈生意,从中抽一成利润——他也不是白教本事的。

这样弄上一年,难民们家家都盖得起新房了,而他不用亲自熬糖做体力活儿,也能有收入。说到底,王大伟自认为还是一个靠脸……不是,靠脑子吃饭的人,干体力活儿不是他的强项呀。

说干就干,这日下午石辘刚刚修好,王大伟便让王壮山等人去地里砍些甘蔗来。

“也不用太多,砍个十来根,一百斤多点儿吧……”地里的甘蔗粗壮,一根就有十斤上下,汁水丰沛,再用上石辘,一百斤甘蔗能榨出来五十斤左右的甘蔗汁。

村里人家用的大铁锅,一锅整好能装五十来斤。

王大伟让他们六人小组自己商量,两两一组,一组人去山上砍柴,一组人负责榨甘蔗汁,一组人熬糖,轮流着来,保证每个人都能学会没个步骤。

每日工钱都是一样的,一人一天给五文钱。在村里算是不少了,盖因榨汁、熬糖都是体力活儿,一刻也不能停的,耗力气。

大家听了他的安排,也觉得十分合理,并没有人争抢,十分妥当的排好了顺序。次日一早,六人便在王大伟的指挥下开始熬糖,先从榨汁开始。

有了石辘,榨汁的速度和效率都提高了不少。一组人分工明确,一人拉石辘,另一人休息顺便撇浮沫和杂质,拉上半个时辰便轮换一番。

村里有空的人也跑来围观。他们已经从王小二口中听说以后自己也有机会学习,但对于这些第一批学员,还是十分羡慕眼热的,便站在一旁观摩。

看着看着便有人觉得那石辘眼熟:“我们家后院好像也有一个?”那东西是他们寄住的主家随便堆在后院的,他们还以为是懒怠挪动的废石料,上头木头都糟了,看不大出形状……

王大伟便道:“是的,按理说村子原来是做石蜜的,这石辘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你们若是得空,可以去山上砍些木头提前修整一番,榨汁费时,要是能两台石辘一同榨汁,便可以省不少时间。”

他之前榨二十几斤甘蔗就榨了一白天呢,不过那时用的是石磨,确实慢一些……

这话一说,便有不少人动了心思,不再围观,而是去修整自家的石辘了。

而王大伟也在指导了几次如何撇浮沫、沉淀杂质之后,就进屋歇着了。他虽然觉得自己身体无碍,古氏和宋樰却还是紧张,为了让他们安心,他也只好继续“卧病”在床。

他不单自己走,还把负责熬糖的那一组也叫走。下晌有他们忙活的时候,这会儿还是先歇着吧,再说榨汁也不是什么复杂的工艺,只是耗费力气的重复作业,也没什么好观摩的。

不多时,砍柴的人也回来了,也被王大伟叫去歇着了。砍柴这组还得负责烧火,也得跟着忙到后半夜呢。

石辘到底是专业榨汁的,比石磨好用太多了,到了未时中(下午两点左右)五十多斤甘蔗汁便榨得了。又沉淀过滤了一番,未时末便全好了,两人才小心翼翼的拜托宋樰进去请王大伟出来。

宋樰居然也真小心翼翼的扶着他,搞得王大伟觉得自己跟个老佛爷也差不多了……

“还成。”王大伟检查了甘蔗汁,心中感叹道,以后有机会最好还是弄点纱布来过滤比较好。单用沉淀法过滤,过滤不干净不说,还会浪费一些甘蔗汁。

不过之前王大伟在布庄有留心,并没有看见纱布之类的布料。也不知是这个年代还没有,还是妙竹州太穷布庄没有进货。

但这也只是对比现代机械过滤工艺来说。比起古代的工艺而言,已经过滤得很好很澄澈了。

王大伟让两个榨汁的人回去休息,下一次就轮到他们熬糖了。不过这两人谁也不想走,累得不行也想观摩学习。王大伟也没有硬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