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与木不如之(68)+番外

作者: 晓如暮 阅读记录

相比于王山每天忙里忙外的,春木就很清闲了。这个时候后宫需要的也只是一些当季的花草,花房的人个个都是种花的好手,不要说当季的,哪怕夏天开出梅花他们也能做到,所以对于这种需求,不仅春木闲,整个花房里的人都闲。闲着没事,春木便有大把的时间来看书了。

“你说,真有那种地方?山下繁花似锦,山上积雪融融?”春木合上书,问身边同样拿着一本书的柳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便闲着没事来和春木一起看书了,春木又赶不走他,只能任由他霸占自己的石凳,霸占自己的石桌,自己还要给他泡茶。不过,两个人也有两个人的好处,遇到什么不懂的,或者特别好奇的,身边也有人能讨论一下。

“肯定是有的,不然作者也写不出来。虽说艺术都有夸张的表现,不过这夸张的前提也是在遵从事实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柳之放下自己手中的书,看着春木说,“世上和你一样有好奇心的人肯定不少,说不定就会有人去证明一番,若是被人发现他写的是假的,那这个作者的名声就毁了。这种结果一定是他不想看到的。”

“这书的作者用的也不一定是真名吧!”

“是不是真名,但也不是无迹可寻。他要去书局出版吧!肯定是要用真实的身份的,要是有心查,还是可以查出来的。”

“不会有人那么闲吧!”

“谁知道呢!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都有,你不愿意做,不见得没人愿意做。”

“我只是觉得这似乎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

“好处?好处多着呢!当然不会有人无缘无故的找他的事,可要万一是和他一样靠这个吃饭的呢?或者说是其他书局看他的书卖的比较好,影响了自己的生意呢?”

“还能这样?”春木觉得自己果然是在宫里待的时间太久了,都忘了外面的世界处处是危机了。“算了,不提他了,反正跟我也没什么关系。我只是好奇,是什么原因造成一山两景的呢?”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我也没有亲眼见到过。不过,依据作者所写,我大胆猜测,也许是因为山上太高了,毕竟不是有那么一句诗嘛!‘高处不胜寒’。越高的地方越冷,那么山顶上自然就是白雪皑皑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岂不意味着我们在一个地方可以过四季?不用等上几个月,只要往上走走,便能从夏天走到冬天,往下走,便能从冬天走到春天。”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不是一山两景了,而是一山四景了。说起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都行,没有特别的喜好。反正都各有千秋。”

第五十五章

(五十五)

“我以为你们都应该喜欢春天呢!毕竟春天来了,花也都到了开放的季节,就不用你们再费尽心思去照顾它们了。”

“也不是说什么花到了季节就会正常开放的,要真是那样,那市场上卖花的岂不是要饿死。虽然绝大多数花草,到了季节就会开放,但是若要让它们开的鲜艳,开的灿烂,还是需要人的精心呵护的。只不过是相应的,在适应的季节里所耗的心思少一些。”

“我还以为只要是天气足够暖和,花草就会开放呢!我看这本书上写,我们越往南走,气候就越温和,然后就会走到一个地方,四季如春,从来不会下雪,花也都是开四季。”

“有这样的地方?那这种地方一定是遍地都种满了花草 。即便没有人精心呵护,但只要它们一起开放的话,盛世也是一种美。想想,生活在这种地方的人很是幸福。”

“你若是喜欢,以后有机会也是可以去看看的。不仅有这种地方,作者说他还去过海边的小渔村,虽然说他们的生活比较清平,但日子过的还可以。每次涨潮的时候,村里的孩子都会去赶海,捡些好看的贝壳,有小鱼小虾什么的也往家里带。而大人们呢?每次出海也都是满载而归,他在那里待了一个月,每天吃海鲜吃到饱,像那螃蟹之类的,要不是因为性寒,都想当饭吃。村里的人也都热情,在我们这里珍贵的过分的虾呀、蟹呀之类的,在他们那都不要钱,得知作者喜欢吃这些东西后,每次出海回来都会给作者送最大最好的。作者在文中还说,若不是家里人催促,他真想一直留在那里呢!”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你看的那本书是在海边,我这本是就是在山脚下了。不过,这两位作者倒有些相似之处,都是为了吃而留下的。本来作者只是想爬上山看看日出,赏赏山中的奇珍异草,结果,却被山里的好吃的留下了。在山下住的那段时日,他会和猎人一起布置陷阱,捕捉猎物,会和孩子们一起上山挖野菜,采蘑菇,摘果子,山上能吃的东西有很多,有时候走的累了,渴了,都能从树枝里找出水来。除此之外,山里还有很多名贵的药材,作者每次上山时都能碰到挖药的老人,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