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族长(312)

他惊诧于王淳之的心思居然起的那么早,并且还做好了准备。

这些东西绝对不是他这个父亲教的。

想到此,王若澜不禁看向了王善才老爷子,问道,“爹,难道淳之这孩子是你给提点的?”

老爷子没好气的给了他一个白眼,道,“我要是这么能耐,早就把私盐这块利润弄到我们王家手里了。”

所以,他的孙子是真的能耐,比他爹和他这个爷爷强多了。王若澜不由叹道,“我虽然不知道咱们家底有多少,但也知道没法和那些世家王侯相比,咱们王家淌进这趟浑水里,估计连个水漂都打不起来。”

这才是他最担忧的。

老爷子道,“瞧把你给愁的,以前还有一个开国帝王就拿着一把锄头起事,最后不也成了,我们王家怎么说好歹也有些底蕴,开头已经比那位好上太多了。”

王若澜知道老爷子说的那位开国帝王是他们大申国帝王的老祖宗。

数百年前因为旧朝严苛的赋税忍无可忍的起义,没想到,数百年以后,他的子孙也会因为同样的事情而被下面的人反抗。

时也,势也,运也。

宛若数百年一个轮回。

一想到他们王家最后就算成事了,也会被后代人在数百年以后推翻,王若澜就心抽抽。

县令这个职位王淳之是不打算自己做的,毕竟他的重心并不在管理上。

除了县令,还有镇长这个职位,想到这里,王淳之在心里挑选着能够得用的人。

镇长这个职位说大不大,说小不说,往大了说,它不是朝廷正规任命的,往小了,镇长这个职位却联通着县城和下面的各村落。

王若来他们虽然在家里面闲着,但镇长这个职位还是太屈才和大材小用了。

王淳之走后不知道他在镇上做的事引起了多大的风波,尤其是那些和镇长同流合污,一起抬高粮价的人,在知道镇长被王淳之亲手杀死之后,他们就心神不宁起来。

他们知道王淳之手段狠厉,但是却没想到王淳之真的敢和他们撕破脸皮。

王淳之为什么去找镇长,镇长又为什么会被杀的原因他们不清楚,但是他们却知道,他们的一镇之长也没被王淳之给放在眼里过。

他们是乱世掀起混乱践踏规则之人,王淳之又何曾是一个风光霁月的磊落君子。

对付君子他们在行,但王淳之的行事作风并不能被称之为君子。

这就让他们很忌惮了。

“他也是世家出身,又何必那么清高孤傲呢。”有人不屑的讥讽道。

一般来说,不合群的人会被孤立,琅琊王家现在就是被他们所孤立的人。

只是一般被孤立的人往往会身单力薄,但是被他们孤立的琅琊王家却不同,特别刚。

这就让他们感到牙疼了,心里只觉得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王淳之随后从县城回来后没有过来镇子,但是他放下的狠话哪个敢无视。

就怕他们这边推了一个新的镇长上去,王淳之同样也能再次把镇长给弄死。

“看来王家是要盯上镇子了,我们这边也要早做打算才行。”有人说道,而后深深的一叹。

明明人多的一方是他们,隐隐想要妥协的一方也是他们。

“王家开始伸手了,我们要不要继续和王家对下去?”

这才是他们聚在一起想要商讨的重点,毕竟他们提高粮价求的只是财,并不是其他的什么。

王淳之挡人财路,如杀他们父母。

但是他们要是继续和王淳之对下去,他们真怕这句话会成真。

这让只敢在自己一亩三分地搅风搅雨的他们下意识的就先怂了三分。

命都没了,他们就算挣再多的钱也花不了啊。

结果他们等了两天都没见王淳之来镇上,以为是他们想错了。

王家可能压根就没有他们以为的那种心思呢。

最严重的是,因为王三店铺里面的平价粮,已经没有百姓再会拿出自己的血本来买他们的天价粮了。

光是想想每天损失的那些钱,那些人就打从心底呕血。

他们日也盼,夜也盼,终于盼到王三店铺没粮了。

可是,依旧没有百姓愿意上门来买他们家的粮食。

眼看着粮食卖不出去,他们不由急得团团转。

而县城那边,的确如王淳之所预料的那样,有百姓亲自带头说动其他人。

不说王淳之再而三的在县城里彰显自己的实力和原则,本分的百姓们对他已经有了信任基础,再被身边的人一劝说,他们心中自然而然的就偏向了王淳之。

老人们说的对,王家堡有粮有实力,可以给他们县城带来一个安稳,有一个无能胆小没有囊气的府衙做对比,王淳之无疑更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