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族长(314)

所以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上他一定得装足了。

听到王若澜这话,王若来等人心安稳了一些。

关键时刻,有人能够坚定前行,那对他们这些后面的人来说就是勇气的来源。

王淳之给王若澜挑选了一批家族子弟过去给他帮把手整理县衙,也把县城的律法也一同带了过去。

事实上朝廷的律法可谓是十分完善的,关键在于执法的人员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有人图名,有人图利,有人图色,更有本性昏庸者,各种各样的人性,才无法对犯人做到依法处置。

王淳之给王若澜加大的就是执行力度。

只要执法到位,政治就没有不清明的。

王若澜也知道王淳之图谋甚大,怎么可能会给儿子拖后腿。

他是文人出身,虽然不会像儿子一样直接提剑杀人,但是只动动嘴皮子,要过的人命并不在少数。

只是以前审案问案,耗费时间长,在这里只要罪证确凿,很多步骤都可以省了。

就在王若澜赶赴琅琊县城,收拾阶段,王淳之带着人去了镇上。

王若澜去了县城第一时间就是整顿县城高昂的粮价,不按照律法规定的价格卖,家中所有的粮食通通没收。

原本还想默默对抗排斥琅琊王家的那些粮商或者有点底蕴的人家见到王若澜携民意大刀阔斧,丝毫没有手下留情,并不想进监牢或者菜市场走一圈的他们只得默默的把自家的粮价给调回去。

王若澜还没有处理完县城的事,自然无法分心到镇上,王淳之过来就是解决这件事的,同时也是确认镇长的新人选。

王淳之对王三道,“以后好好干,可别偷奸耍滑啊。”

王三只觉得自己头顶被天大的馅饼给砸中,不由诚惶诚恐道,“族长,镇长一职我怎么能做的好,族中不是还有那么多的叔伯么。”

那些有过为官经验的长辈们还在王家堡闲着呢,他一个晚辈,怎么好越过那些人去。

“我选你成为新镇长也是深思熟虑过的。”王淳之对王三道。

“首先是你在镇上已经有一段时间,和镇上的百姓们都了信任基础,你成为新的镇长,百姓基本不会太过排斥,再来你也不看看族中的那些长辈们,他们以后有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你不觉得一个小小的镇长对他们来说有些屈才么?”

王三有些赞同的点点头,等回过神以后,他睫羽开始乱颤,只低头看着地面,不敢再看王淳之,这个比他小一点的族弟。

因为王淳之的话透露出来的东西已经超乎了他的想象。

那些还在堡内的叔伯们以后最少也得执掌一县,这其中透露出来的意味着实惊到了他。

王三不敢往里深入探究。

新的镇长诞生,镇上大部分的百姓都能接受,唯一的问题就是,“那三儿这彩票店还开不开了?粮食还卖不卖了?”

“店铺照开,粮食照卖。”已经接受自己身上重担的王三道。

直到成为镇长之后,他才发现日子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两样。

主要是这里离王家堡太近了,近到王淳之确定了自己族人为镇长后,那些挑事提高粮价的人又赶紧把高昂的粮价给调了下去。

别的地方王淳之暂且管不到,他的地盘中必须得按照他的规矩来。

伴随着县城的王若澜和镇上的王淳之大力执法,琅琊县城和其周边生活的百姓们日子很快就安稳了下来。

等忘川那边的电表告一段落,又从前线回来了几位道长。

他们是回来拿武器的。

从山东到边关这一路上路程不好走不说,光是时间就需要耗去九成的时间,所以道长们每次都是风尘仆仆来,风尘仆仆去。

跟随在忘川身后的道长数量不少,就算是为了安全也不可能一波全都一起离开,而是分批行动。

“这些是棉衣和棉鞋,王家堡做了不少,你们这次带一批过去吧。”看到有的人鞋底都被磨薄了,忘川心里不由酸涩道。

反倒是当事人们,对自己的衣着并不在意。

在没出道观之前,他们从小就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身子骨被打熬出来,所以才在冬天,这个外敌都会歇息的时节在两地之间来回奔波。

此时道长们正有声有色的给忘川说着前线的事,谢小天和王沛良他们也听的入迷。

“忘川先生的武器一加入,很快就扭转了边关的战局,武器不仅能伤人,还惊马,不管使用几次,他们的马也会受到惊吓,阻了他们不少次。”道长们道。

人的适应能力强,不代表马儿们也能在巨大声响下保持着自己的冷静,没有了马,就是人腿和人腿比速度了。

“武器数量不多,边关的百姓们就会省着点用,有不少百姓都想在临死前给自己身上也来一下,说是不想把自己的肉留给那些敌人吃。”说到这里,道长们的声音低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