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臣等奉旨成婚(211)+番外

太后抓住他的手,盯着他看了半天,嘴唇颤抖:“我,我对不住你父皇。”

新泰帝一时无言以对。

他与这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对视,很想问她,‘你只是觉得对不起父皇吗?那我呢?’

这么多年了,他无法孝顺亲娘,对太后纵然有几分戒备,但两人母子相称多年,他对太后也寄托了对母亲的孺慕之情,却没想到太后最终在背后捅了他一刀。

“娘娘,”他叹息道,“卫修恪与白寨的巫祝联手,不但害死了荣太妃,还差点害了您。要是秦指挥使没有拿到解药方子,您只怕就醒不过来了。”

太后原就憔悴的脸色更加苍白,老泪纵横。

她确实是惜命的人,只是挨不住亲儿子的哀求,才答应假作中蛊,却没想到……她当时喷血的时候,心里就什么都明白了。修恪是连她也不信了,连她也怨恨上了。

“你……一直是个好孩子,”太后羞愧地低头,又抬头哀求他,“官家,你看在先帝的份儿上,别杀他,你、你就把他关起来,好歹让他活着……”说罢失声痛哭。

新泰帝看这老妇,说是恨,又觉得她可怜。

“娘娘,卫修恪现在还没闹出来,”他沉声道,“您去劝服他吧,现在住手,我能保证他可以在魏王府里活到终老。”

第三日。

魏王来勤政殿之前,西境的战报先一步送到。

“皇爷,”那兵卒双手递上战报,急道,“西境大急!马监军战死,褚将军中毒昏迷,马喇国大军压境,边境线危在旦夕!”

“马玉死了?!”新泰帝震惊,“褚志海中毒……中的什么毒?”

兵卒痛声道:“军营混进了奸细,军医说将军似中蛊,若是没有解法,只怕——”

新泰帝和赵义清对视,顿时明白,这便是魏王等待的时机。

假如太后没有解药,一方是朝臣相逼,一方又面临前线危急,新泰帝别无他法,最终必然妥协。而魏王刚一继位,便解决了内忧外患,谁能不说他是天命所归?

打得好主意!

新泰帝命兵卒暂且退下休息,他沉吟片刻,决定传召魏王。

卫修恪听到小内侍的传唤,觉得十分可笑。

“去慈安宫?”他看向慈安宫的方向,“难道想借娘娘令我心软,让我羞愧?”他想到这点,忍不住冷笑,“拖延了这么久,也不过如此!”

他带着人一路行至慈安宫。然而距离越近,他的脚步就越迟疑。

这条路他走过多少次?

实在数不清了……

“殿下?”身旁的亲卫低声提醒。

卫修恪定了定神,大步走进慈安宫。

他既然已经跨出那一步,就决计不会再回头,也许他往后的日日夜夜,都要抱着愧疚难以入眠,那又如何?

只要他能坐上那个位子!

可惜他的决心,只维持到进入寝殿的前一刻。

卫修恪一眼看到那个坐在床上的身影,整个人完全惊呆了,仿佛变成了一座石像,既说不出话,也动弹不得,生根似的立在那里。

太后就望了一眼儿子,心中大悲。

她儿子见着她,竟然一点喜色也没有。原还自欺欺人,总想着,也许是她想差了?也许修恪也准备了解药,他们可是嫡亲的母子,修恪总不至于不管她死活啊?

可原来,他真得没盼她活。

太后怔怔地低头看自己的手,心想,她一辈子养尊处优,从前见那女人心如死灰一样地吃斋念佛,一直不大瞧得上。

如今,她算是知道何谓心如死灰了。

亲生的儿子都希望她死,她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娘……”

太后抬头,见魏王满脸扭曲,又是惧,又是愧,一步一挪地过来,隔着几米就跪了下去。她突然心头发酸,眼泪砸了一手。

“修恪,咱娘俩做错了,你……你改了罢。”

十月十一。

京郊大营数十将领下狱,吏部协同九府衙门,彻查官员档案,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按照新泰帝的要求,尽量不扩大,不深究。

秦凤池和褚楼等一行十几人,于深夜返回了京城。秦凤池带着鹰羽卫返回近卫司,他还带回了西和的骨灰,等新泰帝封赏后再行下葬。

褚楼则回去了褚府。

“小楼,你别瞎胡闹!”褚远忙着收拾行囊,焦头烂额地看着幺弟,“西境现在局势混乱,正在打仗!你一点经验也没有,爹也不知道怎么样,我到时候顾不上你啊!”

褚楼一屁股坐在他行囊上,坚持道:“两个你都打不过我,我要你顾什么?我就问你,你了解蛊毒吗?会用药吗?万一你一个不小心,把咱爹弄死了,咱娘就得守寡了!”

褚远啪地拍了他脑袋,无奈地骂道:“童言无忌!快呸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