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有美色(72)

作者: 鸿呀红呀 阅读记录

第二日,抚恤金与沧州爷孙被害二事一并交由大理寺审查。抚恤金一事由崔鹤唳崔将军出面,户部姜大人提供文书。

金銮殿上修文帝看着手中的折子,表情微妙,扫了一眼大殿之中的臣子,缓缓开口,声音不怒自威:

“据朕所知,这柳青严还是万爱卿的学生,怎么?万爱卿觉着该当如何啊?”

“回陛下,臣失察,既是臣的学生犯了错,自是臣这老师不称职,该当如何,臣绝无二话。”

老狐狸既然示弱,皇上也得给这个臣子应有的体面,若不是动摇社稷根本的事儿,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是。

朝堂上姜大人上书请罪,安置烈士家属,且处置及时,但依旧功不抵过,贬至胥兰任职。

倒是应府的小儿子此番有功,修文帝特此吩咐户部论功行赏。

朝中众臣也知姜家此番实属无妄之灾,做得好自是分内之事,一旦做不好便是个背锅的,谁让他在万烨手底下任职呢,这是他目前该有的处境。

应有期心中暗叹,姜宜舟与他是多年好友,此人确实有仁义之心,但不够精明老练,官场这虎狼之地,即使这次皇上不追究,难保下回摔得更惨,贬到胥兰那种民风还算淳朴但不够富庶的地方上,也算是对他有所裨益。

抚恤金一事得以解决,该查办的查办,该革职的革职,大理寺已拟定成册。但沧州爷孙被杀一案却实在恶劣,大理寺最后派官员从爷孙沧州老家走访调查,却是牵扯到了沧州一名官员因抚恤金一事对爷孙俩痛下杀手,并且杀人凶手已经畏罪自杀,最后捉拿了沧州涉事官员,抄家下狱,以儆效尤。

这事儿揭过去,便是边关大事。

戎狄集结一众草原部落,大举来犯崤关以北的静山,如今正是各个游牧部落水肥草丰的季节,戎狄的粮食储备虽多,但毕竟冬天是他们的一大难关,若是从大齐手里夺下静山,那里的天然物资众多,近五年来游牧部落过冬的粮食都不用愁。

大齐虽是泱泱大国,可到底也不能彻底灭了不同族不同源的野蛮草原人,他们分布甚广,派系众多,土地也大多贫瘠,权衡利弊之后确实不宜大动干戈,毕竟大齐的西北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丹沙国,过了几年和平日子,虽是保持着表面的友好,使臣往来。但没谁能够保证对付了戎狄之时,丹沙不会插上一脚,跟大齐作对。

兵部侍郎蔡大人进言:

“陛下,臣有本启奏。”

“准奏!”

“戎狄一部现如今攻打静山,松岐等地,作奸犯科,静山守城少将迎击敌方战死,现如今只有老将沈将军镇守,沈将军如今身体每况愈下,臣恳请陛下派出崔将军前去迎击,早日还大齐边境一个安宁。”蔡大人满脸正色,掷地有声。

修文帝沉默了一会儿,看了看万烨,又看了看崔鹤唳,最终还是采纳了蔡大人的建言。

“崔卿,你怎么看?”修文帝话说一半,神思松容却带着几息审视的看着崔鹤唳。

“戎狄虽不至是大齐的心腹之患,却也是肉中之刺,若是不及时拔除,恐烂在肉里,更难剔除。臣愿听命吾皇,将戎狄赶回洛河以北三百里之外。”

“好!虎父无犬子,是崔家好儿郎。崔鹤唳听命,朕派你前往崤关,助沈将军击退戎狄。”

“是,臣领命。”

这一场信任之战,无疑,崔鹤唳过了修文帝的考验,散朝之时,崔鹤唳与万大人相视一笑,这笑容下的隐晦就不言而喻了。崔鹤唳随万大人一前一后出了大殿,万大人却好以整暇的在外头等着崔鹤唳。

“万大人可是在等下官?”崔鹤唳不卑不亢,杀将的气势在老谋深算,久居高位的万烨面前也不落下风。

“崔将军真是后生可畏啊!”万大人极满意的看着崔鹤唳,若是不知个中缘由的人听起来,仿佛真是官场老前辈对年轻官员的盛赞。

“万大人过奖,下官也不过是为名为利,俗气得很。”

闲聊不过几句,将要走时,就见刘公公朝着崔鹤唳的方向走来。

“崔将军且慢,皇上御书房请将军商议前去崤关事宜。还请将军随杂家来。”

“有劳公公带路。”

......

回府之后的崔鹤唳交代了带兵名单,十七见主子心里似乎还装着什么事,想着方才夫人的话,还是打断了崔鹤唳的沉思:

“将军,夫人让您过去一趟,应该是要交代一番。”

“嗯,我现在过去。”

崔鹤唳来到后院,便瞧见母亲在抄写经书,自从父亲死后,这经书便成了母亲的精神支柱,断不得。

“母亲,儿子来了。”在母亲面前,通身难以接近的气势荡然无存,有的只是一个孩子现如今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