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小娇夫[八零](164)

作者: 送春 阅读记录

等爸爸走后许久,詹维都站在原地。

最后,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崭新的衣服,又抬起来嗅了嗅,上头似乎还残留着兔笼里的骚味和班车里的汽油味。

过了会,他转身上了楼梯,进浴室洗澡。

~

徐珊等詹维走后,就开始数今天挣了多少钱。

程凤台祖孙也坐在一旁看。

她今天一共的营业额有一百五十多块钱,她把五块十块的大钞另外拿出来用橡皮筋捆好,“这点钱,只够给采石场的定金。”

新家的设计图是徐珊自己画的,她结合了北方四合院,又有南方徽派建筑的特点,房子只盖两层高,客厅和卧室都是独门独栋分开,还有前后院。

现在新家还在挖地基中,过两天就能挖好,她得先让彪哥去把打地基用的砂石料给装回来。这期间还有拖拉机的油钱,每一样都是钱。

看着还没捂热的钱,徐珊叹了一口气,心想再等两天,拿卤味去县城试试,应该就会好一点。

一旁的程凤台听到徐珊叹气,他帮忙出了个主意,“你家卤味好吃,光是在镇上赶集卖不了什么钱,我们家在县城有几间店面,你要不要去县城来个店?”

“对啊。”程琛点头附和,“你看我和爷爷白吃白住你们的也不好意思,我记得我妈说有几间店面到期了,你们要做生意,可以免费给你们用。”

程家主要生意是开药房,但余静也会买些店面收租金,也有一些是拆迁得来的店面。

“我之前就是真的打算的,但一开始卖,没人知道我家卤味,我想从餐馆先入手。”徐珊说。

“那也没关系,一开始就少做一点,我们可以帮你介绍下。县城里的熟人,都先送个一斤半斤去,他们觉得好吃,就会带来很多回头客。”程凤台活了大半辈子,程家药房就是他一手创办的,所以对于做生意上,也是有些见解的,“我知道你们家现在缺钱,开店成本,我们先借给你们。”

听程凤台这么说,徐珊觉得确实有道理,她看向伍珍珍和严彪,“伍姐,你们觉得呢?”

伍珍珍向来都是听徐珊的,“我都听你的,不过如果我们真在县城开店,那谁去卖卤肉啊?要是每天十几头的卖,我们也供应不上啊。”

这倒是个问题。

县城离李家村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不可能每天在村里做好,再拿去县城卖。可做卤味这东西,你要教会别人,那肯定饿死自己。

关于这一点,徐珊之前还真没想到。

如果说是有好几家连锁店,那两个小时就两个小时,可就只开一家店,加上他们现在又没有什么启动资金,就很麻烦。

“让徐珊跟广泉去县城住呗。”程琛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徐珊开店,广泉去县城读书,刚刚好啊。真的,不是我看不起镇上的初中,和县城比起来,是真的查了很多。就算广泉很聪明,但老师和学校的帮助,也很重要啊。”

程凤台认同地点头,“这倒是可以。”

“可这么一来,我们就要分开了呀。”严彪说。

大家都不想分开,毕竟搭伙过了六年的日子,干什么都很默契舒服。

“也不算分开啊。”程琛继续说,“你看,现在天麻有村民种,我们负责收购就行,用不到徐珊什么。养兔子有伍姐和彪哥就够,然后兔场和卤味店,都请一两个人来帮忙,大家都会轻松许多。从李家村到县城,自己开车也就一个小时四十几分钟,想见随时都可以。我就这么一提,愿不愿意是你们自己想。”

之前徐珊没想过这个法子,是因为她一心想建设家园,在农村打好基础,再说走出农村的事。

现在听程琛这么一说,倒是点醒了她许多。

只不过,开店是要开的,她还没到要去县城的时候,毕竟她现在的林下经济还没搞起来呢。

大家都看着徐珊,想听听她的想法。

李广泉挨着姐姐坐在长凳上,“姐姐,你想去县城吗?”

“我不去县城,但你去。”徐珊分析了下,说,“你上初中后,就要开始住校,程琛哥说得对,镇上的学校不如县城好。既然都是要住校,那就去县城读书。”

“那开店呢?”伍珍珍问。

“店是要开的,只不过我先不去县城。”徐珊觉得家里虽说每样事情都不是非她不可,可零零碎碎的事情加起来就很多,她不能让伍姐他们辛苦麻烦,自己去县城。

“那你怎么开?”程琛好奇问。

徐珊已经想好了主意,“我提前把卤味的调料给配好,在店铺里准备一个冰库,以后三到五天我跟彪哥进城送一次货。店铺不按一般人营业,而是用加盟的方式,我们把半成品卖给开店的人,然后由开店的人去做中间商,这样我们也就不用担心会被人扣下利润,也不用担心配方会被窃取,因为我们卖的就是一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