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古代交笔友(92)+番外

作者: 沙舟踏翠 阅读记录

按照幕僚的计算,这样一番投入,少说要两到三年才能让税收提起来,填补这部分投入的空缺。

结果不到半年,税收便提上来,完全填过之前投入的钱财,甚至还要盈余。

祝修齐自然大喜过望,索性继续保持这些招商政策,同时,将盈余的税务投入到别处。

比如,找来许多擅农事的老农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整理出可靠的栽种方法和注意事项,普及下去。畜牧养殖同理。

除此之外,还让人研究套种方式,尽最大可能提升田亩产量。

再以录入县志的方式鼓动乡绅富户捐钱捐粮,用于修整通往周边府县的土路、兴修水利灌溉……

恰逢承嘉十年朝廷税改,百姓的税负压力小了,田产还增加了,手头比往年宽松不少,消费力度大,带动了县里经济蓬勃发展。

承嘉十年,芜湖税收直接比上年增长不少,对比上任,更是直接翻番。加上这两年治安良好,连新生儿都多了不少。

祝修齐为主导的县衙上下,因着各种奖惩制度,所有人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改,加上种种帮助百姓、商户的政策,百姓对县衙的观感早就与往日不同,衙役、主簿走在路上,再也不是人人避之不及,遇到那豪爽的,还会被塞几颗果子什么的。

当然,祝修齐早就有令,不许取百姓一分一毫,发现后即革职处理。

要知道,自打祝修齐来了之后,他们除了月薪,每月都有绩效奖金、福利奖金各种,他们可不愿意为了那丁点蝇头小利舍了这份体面活儿。

扯远了。

因这些政策或多或少都有祝圆的影子,故而,祝修齐遇事不决都喜欢听听祝圆的意见。

这天,祝修齐收到芦州秦守备的信——自打去年为了祝圆的身体托他帮忙后,俩人的书信往来便频繁了许多。

信中提到了修路一事,还用了他闻所未闻的一种东西。

芜县这一年多修了不少路,他第一时间便想着不做。只是,这一年多来,他手下的幕僚都被训练得思维发散了许多,也周全了许多。

有人提出,是不是得先考察一下水泥此物的效果再做定论?

祝修齐一想也是。然后他便想到秦又此人。

身为守备,秦又平日与他通信并不会提及这些庶务,此刻传讯过来,还特特提及芦州开始修路并用上了水泥之物……

幕僚们开始分析。

分析来分析去,结果还是得派人去实地看看。索性芦州也不远,祝修齐便派了位幕僚过去看看,顺便拜访拜访秦又,看看他什么想法——信里那寥寥几句也解释不清楚,索性直接上门吧。

人已经出发了,祝修齐心里还挂念着。

恰好这日休沐,他想得脑袋疼,看了看时辰,他索性跑到祝圆理事的小厅,看祝圆不紧不慢地安排事情。

许是有他在,管事们有些紧张,回话的时候偶尔还会磕磕巴巴。好在祝圆气定神闲,轻声细语地回了几件事后,管事们便都冷静了下来。

祝修齐端着茶盏好整以暇地看完全程,待祝圆处理完事情,一挥手让管事们退下后,他一算,还不到半个时辰,登时感叹:“咱家圆圆秀外慧中,将来也不知要便宜哪家小子……”

祝圆白了他一眼,端起温茶喝了几口润润嗓子,然后才问道:“爹,到我这儿来是不是有事?”

祝修齐不满:“没事儿就不能过来坐坐吗?”

祝圆做了个鬼脸:“没事您早就去陪娘她们了,哪儿轮得到我!”

被自己女儿打趣,祝修齐登时有些不自在,直接给她一个脑瓜崩子:“没大没小。”生怕她继续下去,随口便抓了个话题,“你的铺子那边接触的人多,有没有听谁提起过水泥?”

水泥?祝圆心里一咯噔。水泥已经普及开了吗?

祝修齐以为她不知道,还细细给她解释:“听说是一种粉末状的东西,加上砂石和水,凝固晾干便坚硬如石……”

祝圆认真地听他说完,然后问:“这是秦叔叔信中说的?他又是如何得知?”

祝修齐点头:“芦州已经铺好了一条,是通往潞州的,两边商贾来往方便了许多。他信中还说了,京城与苏杭之间已经通了路,原本需要半月以上的路程,如今不到十天便能抵达。”

祝圆不动声色:“这水泥路当真这么好?”

祝修齐捋了捋长须:“还是有些缺点,水泥路太过坚实,废马掌。”

祝圆点头:“只是相比路途节约下来的时间银钱,这些马掌还是耗得起的。”

“对。”祝修齐叹了口气,“只是这水泥传得太玄乎了,我有些不敢相信。我已经让你林叔叔去芦州看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