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司马(1048)

作者: 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你可真是会替朕考虑啊,真不枉朕这么宠信你……”

另一方面,得到蜀帝刘禅的应允之后,孙权便开始积极筹备北伐曹魏之事。

原本孙权是想要让上大将军陆逊来统兵伐魏,病重在塌的太子孙登也极力推荐由陆逊挂帅出征,可是一心想要遏制陆逊势力扩张的孙鲁班和诸葛恪等人,却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起到了关键的反作用。

尤其是孙鲁班,她一直利用“功高震主”这一点来挑唆孙权和陆逊之间的君臣关系,同时竭尽全力想要让自己的夫君全琮和同盟者诸葛恪能够有机会立功上位,最终成功的让孙权放弃了由陆逊统领北伐之事的决心。

孙权任命卫将军全琮领兵八万进攻王凌、孙礼把守的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领兵五万进攻六安,与全琮两者呼应;车骑将军朱然、孙伦领兵五万围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和步骘领兵三万进攻柤中,与朱然、孙伦两者呼应。

此次孙权北伐投入了共计近二十万兵力,可谓是志在必得。

当丞相顾雍将孙权此次排兵布阵的方略告诉了卧病在塌的孙登之后,孙登当即大惊失色,他紧紧握住了顾雍的手,口吻焦急的说道: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让上大将军统兵伐魏,这等大事少了他怎能成事呢?”

对此顾雍也感到很无奈:

“陛下已经下诏,命令上大将军前去修筑邾城,而领兵只是则由大将军诸葛瑾和卫将军全琮分别统筹。”

孙登苦笑道:

“如此兴师动众,以二十万大军北伐曹魏,居然没有足够能力统领他们的将帅,此次北伐的结果可想而知……”

虽然顾雍也赞成由陆逊主持北伐大计,可他对孙登如此悲观的态度还是感到不理解:

“太子过虑了,此次并非是我吴国一家出兵,蜀国也会与我们一同发兵攻魏,更何况最令我们感到棘手的司马懿已经被削去了兵权,我们四路出兵一定会有所斩获的。”

可孙登却不这么认为:

“当初我和上大将军曾经一起探讨过关于当今三足鼎立的局势,蜀国自从丞相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的朝政风气发生了变化,大司马蒋琬名义上接替了诸葛亮总领全国军政,但真正掌握实权的却是蜀帝刘禅,而刘禅对北伐曹魏的积极性也远不如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虽然有几次小规模的边境摩擦,但却始终没有掀起一场像样的大战……”

说到这里孙登对此次合纵的稳固性表示怀疑:

“我担心到时候我们与曹魏爆发全面战争的时候,蜀国那里会发生变故。”

除此之外,孙登也认为以此次孙权指派领兵将军的人选也有很大的问题:

“诸葛恪虽然在国境内平定山越内乱的几场战斗中崭露头角,也确实有一定的指挥才能,但是面对王凌和孙礼那样的棘手人物,他恐怕是应付不过来的。而全琮的领军才能也有限,据我推测这一路进军淮南的人马可能不会太顺利……”

顾雍基本认可了孙登的推论,但他还是认为此次北伐的成功性会高过之前:

“即使如此,那诸葛恪和全琮也至少能够起到牵制王凌和孙礼的作用,如今曹魏的襄樊一带并无大将驻守,朱然又是上大将军一手提拔起来的将才,更何况还有大将军诸葛瑾率兵助阵策应,至少荆州一线应当会顺利才是。”

咳嗽了两声之后,孙登还未等气息喘匀便点头说道:

“的确,如果朱然将军在襄樊一线取得战果的话,那么蜀国必然不会坐视我们独吞荆州北境,到那时必定会迅速东进出兵魏兴、上庸,以避免荆州全境被我们独吞,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始终感觉襄樊一带也会出现什么差错……”

突然间,他想起了陆逊先前曾经提醒过自己话,转而对顾雍叙述说:

“丞相,请你务必要派出多批细作、斥候潜入洛阳,严密监视司马懿的一举一动。”

这时顾雍觉得孙登有些太过谨慎了,为了避免孙登和自己对话时间过场,使得身体的病情加重,他便嘴上满口答应了孙登的建议,却并没有付诸于行动。

中:钟毓力荐曹彦督军,白鬓双将芍陂溃敌

吴蜀密谋准备再度合纵伐魏的消息还没有公开暴露,在距离成都和建业千里之外的洛阳,司马懿和桓范就已经得到了第一手的情报。

相反的,最应该及时获取这种情报以求早早做好防备的大将军曹爽,对此却浑然不知。

邓飏原本建议桓范将这个情报亲自告诉曹爽,并借机向曹爽提出领兵坐镇荆襄的请求,他认为曹爽先前在襄阳被陆逊打得丢盔卸甲,必然不敢再亲自去襄阳,而此刻他的亲信毌丘俭和文钦远在幽州辽东防范高句丽,除此之外手下再无大将可以派往荆州,若是此时桓范主动提出领兵荆襄的话,那对曹爽来说应当是求之不得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