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司马(1061)

作者: 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这样的战果使得司马懿的声望再度达到了顶峰,捷报传回洛阳之后满朝皆为此而欢欣鼓舞,魏少帝曹芳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对群臣夸赞司马懿说:

“此次若非太傅力挽狂澜,恐怕荆州会就此落入吴国的手中了,那么朕将来又有何面目去见开创我大魏基业的先帝们呢?由此可见我大魏可以没有任何人,但唯独不可没有太傅!”

或许是因为司马懿解除了从自己即位以来最大的一场危难,使得曹芳给与了司马懿极高的评价,而对于同样身为荆州战场最高指挥者的曹彦,曹芳却并没有只言片语的评价,事实上就算是曹芳想要正眼看待曹彦,可曹彦也实在是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战绩,接连丢失了荆州南境大半领土不说,还闹出了战时兵变这等滑稽的事情,更差点丢失了襄阳城。

曹芳在说这些话褒奖司马懿的同时,也给了在场的曹爽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们想方设法夺走了司马懿的兵权,却还是眼睁睁的看着他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勋。

所谓的人算不如天算,可能就是如此吧……

散朝之后,灰头土脸的曹爽回到了自己的府中后不久,丁谥、邓飏以及何晏三人便来到了他的家中拜访,讨论应对今后局势变化的方略。

丁谥叹了口气说道:“哎,大将军当日若是在元则先生领兵之事表明态度的话,恐怕事情也不会闹到这个地步了……”

这时坐在一旁的何晏冷冷笑道:

“难道说大司农前去统兵,就能够保证击退朱然吗?”

一直以来邓飏都知道何晏和桓范之间的矛盾,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是没有丝毫让人惊讶之处的,况且事情已经落到这个地步了,再争吵下去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以曹爽的智慧也未必会想得那么深远,于是他便开口对曹爽说:

“大将军,司马懿现在仍旧在襄阳境内与荆州刺史胡质一同安顿战后事宜,令弟曹彦都督已经被基本架空,长此以往下去,朝廷的方向可能会发生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变化,眼下我们应该做的是立刻召司马懿回朝,以免他继续在荆州散播影响力。”

邓飏的这一点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虽然“台中三狗”是各怀鬼胎,各有各的利益和算筹,但至少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希望与自己利益相悖的司马懿及其司马一族势力做大。

从邵陵侯府出来之后,邓飏就火急火燎的赶往了桓范所居住的大司农府。

此时的桓范正一身白衣的站在水池边,静静的俯视着水流之中游动的鱼儿,还时不时的从左手捧着的木钵之中捻出少许的颗粒状鱼食轻轻洒在水面上。

“如今都快火烧眉毛了,大司农你居然还有如此兴致,实在是令在下感到敬佩啊。”

桓范看上起并不像曹爽、丁谥等人那样的慌张,显得非常平静:

“这个时候难道慌慌张张的会对局面有什么帮助吗?”

说罢桓范转过身将木钵递到了邓飏的手中,随后将双手背在身后:

“司马懿击退朱然、保住了襄阳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曹爽中了钟毓的计谋对我心生猜忌,从而改变主意坐视司马懿重新夺回了兵权,这的确是我对司马懿防备不够,但司马懿想要就此返回权力中心,我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看桓范这样的说话口吻,邓飏知道他一定是有后招了:

“原来如此,看来我又白替你担心了……”

公元241年(魏正始二年)七月,曹爽采纳了邓飏的谏言,担心此次御吴作战中表现出色的胡质和司马懿之间存在勾结,所以迁任胡质为东征将军,将其调到青州,改派同样在御吴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孙礼就任荆州刺史,同时兼任荆州诸军事的都督。

同时以回京述职和接受封赏为由召回了司马懿和曹彦,再度暗中免去了司马懿的兵权。

对于曹爽的这点小伎俩,司马懿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但也正是因为他对局势是有着如此清醒的认识,所以才会做出更加准确而有清醒的判断:

将兵权交给孙礼,然后奉诏返回洛阳。

很快被调到荆州就任刺史一职的孙礼就到达了襄阳,而司马懿和胡质也遵照曹爽的意思,在曹彦的亲眼瞩目之下将兵符和印绶移交给了孙礼,没有出现任何抵触的情绪。

对于司马懿遭到这样的不公正对待,孙礼看在眼里,内疚在心里。

在司马懿即将动身离开襄阳的前一晚,他的临时住处突然来了一个神秘的访客,这个人身披黑色斗篷,利用斗篷上的宽大帽子遮住了鼻子以上的部分,常人根本看不出他是谁。

然而司马懿却一眼就识出了此人的身份,同时拱手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