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司马(111)

作者: 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为了以防万一,胡昭即刻将还在熟睡中的董白连夜派人送出城去暂避风头,并立刻联络信得过的荀彧以及他门下的学生郭嘉,商量应该怎么解决这件事。

荀彧当时身在嵩山,听说了这件事后连忙带着郭嘉前往长安。

等到四人齐聚蔡府后,听说了蔡邕被下廷尉的经过都很震惊,荀彧随即想到了请出朝中有威信的人游说王允:“卢植卢大人在朝中德高望重,现身在冀州,可以请他和袁绍写书信与王允调停此事,除此之外与蔡邕交好的吕布、马日磾也可以让他们去说服王允。”

卢植收到马日磾的书信后知道了蔡邕的事情,本就身体不好的他十分生气,当即奋笔疾书成信后遣人飞马送给马日磾。得到书信后马日磾和钟繇急忙前往王允府上试图营救蔡邕,没有想到的是平日里十分尊重卢植的王允这次却并不买他的面子,马日磾据理力争:

“蔡邕学识渊博、礼贤下士,是百年一见的旷世奇才,在官员之中声望很高,且又正在积极编纂史书,您以那样的理由就判了他的罪,我想百官心中肯定不服!”

王允冷哼一声,对天拱手道:“昔日孝武皇帝陛下一念之仁放过了司马迁,导致后来他不仅不感念孝武皇帝的恩德,还胡乱捏造事实诽谤朝廷、皇室,流传至今贻害无穷,我今日若是放过了蔡邕,他日必定也会效仿司马迁在其编纂之史书中抨击陛下!”

几番唇枪舌剑,马日磾和钟繇都无法说服顽固的王允。

走出王府后,马日磾仰天长叹道:“本以为董卓死后大汉的灾难就结束了,没有想到他如此对待当朝贤士,大汉若是继续在他的手上恐怕也不会长久的,我们就等着看吧。”

当卢植知道了王允坚持不宽恕蔡邕后,不久便气的吐血身亡了,临终之前他交代袁绍两件事:一件是务必要营救处蔡邕,第二件事是嘱托袁绍一定要拿回传国玉玺。

袁绍并没有听明白他的意思,也就自然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庚卯回:藏孤事发雪加霜

收押于廷尉审理的蔡邕,因为平日里蔡邕与别人都很和善,基本没有什么仇家,所以刚被关押的时候并没有人为难与他,所谓的审理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根本谈不上严刑逼供。

与之相反的是常常有人前来探望,整日里大小官员来往不绝,大家都很同情蔡邕的遭遇。

胡昭也在钟繇的陪同之下带着蔡珏一起去探监,来到狱中后钟繇吩咐人将牢门打开,蔡珏看到了一身白衣、手戴铁锁镣铐且略显消瘦的父亲,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她扑到了蔡邕的怀里大哭不止,蔡邕却还是像往常一样温柔的抚摸着女儿的背,轻声安慰着他。

他抬起头看了看钟繇和胡昭后,从他们两个人的表情看出了王允还是不愿意放他的事实。蔡邕轻声叹了一口气:“我想这次我是出不去了……”

“我看不至于,外面的公卿大臣们并没有放弃营救你,他们在不停的给王允施加压力。”

这也是钟繇和胡昭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了。

蔡邕对他们的心意十分感谢:“有劳各位费心了。”

回到蔡府后,几个人仍然在商量着应该怎样更快的把蔡邕营救出来,从头到尾基本保持沉默不吱声的郭嘉冷静的分析着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直到整理清楚后他才口:

“我看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追根究底在于王允根本上不相信伯喈先生,所以外人再怎么去说服都是没有什么实质性效果的,除非……”

荀彧似乎也听出了郭嘉的言外之意:“除非这个人的权利高过王允,下令让他释放。”

四个人同一时间说出了相同的两个字:“天子……”

翌日,钟繇联系太尉马日磾等大臣联名上书天子,请求刘协从中斡旋将蔡邕放出,刘协知道蔡邕的分量,不过他毕竟只是个十多岁的小孩子,在王允面前说话的决策能力也很有限。所以根据郭嘉的建议,就蔡邕一案的问题上天子不必去找王允来商议,可直接在朝堂之下下旨将蔡邕放出,到时候群臣加以配合山呼万岁英明,王允就会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

而与此同时,蔡邕在狱中也从狱卒那里求来了白布,咬破手指在上写下了认罪状,称自己的确有罪,王司徒并无过激之处。不过念在自己有编纂整理汉史的责任,请求王允剜去自己双足,自己将感其恩德,终日在家中闭门不出专心编写史书。

白布传到了王允的手上,令他颇为动容,他也有些后悔自己因个人的成见是否冤枉了蔡邕,慢慢的他也动了恻隐之心,刚想提笔写书赦免蔡邕之时,听到董承在外求见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