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司马(1446)

作者: 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相较于其兄孙峻来说,孙綝在吴国的威望还是比较低的,当他听到身为魏国扬州防卫的大将诸葛诞,竟然要与自己合谋之时,孙綝还是非常动心的。

再加上诸葛诞为了表示诚意,还将自己的亲生儿子诸葛靓送来吴国当人质,而文钦也在一旁力劝孙綝不要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孙綝终于下定决心,派兵支援诸葛诞作战。

同时,为了彰显自己能够使得诸葛诞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归降于吴国的功绩,孙綝还自作主张的对外宣称,诸葛诞已经臣服于吴国,同时奏请吴帝孙亮下诏,任命诸葛诞为左都护,持符节,同时就任大司徒、骠骑将军之职,领受青州牧,敕封寿春候爵位。

文钦听闻之后顿感震惊,他对自己的儿子文俶说道:

“孙綝这个草包,他这么做不仅没有帮助诸葛诞,反而是令诸葛诞陷入了绝境啊……”

不久,孙綝正式下令,以文钦、唐咨为一路,而全端、全怿为一路,两路各领兵马一万五千余人,共计兵马三万余人,从居巢出发火速前往寿春与诸葛诞汇合。

与此同时,司马昭也基本完成了此次讨伐诸葛诞所需要的战前准备,他下令抽调青、徐、荆、豫四郡兵马为此次讨伐的主力,并让驻守关中的司马望抽调部分兵马为预备队,兵力总计约为二十五万(对外宣称五十万)。

司马昭命王基为镇东将军,除了豫州之外还总督扬州的军事,成为了名义上此次战争前线的总指挥,陈骞为安东将军,辅助王基统兵作战。

同时司马昭之弟司马亮任职东中郎将,领兵两万为先锋率先向寿春开拔。

尚书荀顗暂代司马昭职务留守洛阳,左仆射陈泰为总管行台,负责配合司马昭坐镇后方,总领前线大小事务。

除此之外,刚刚与郭槐成婚的贾充、以及本该因其母去世而守丧在家的钟会,都竭力请求跟随大军一同出征,司马昭予以批准。

临出发之前,王元姬曾经找司马炎促膝夜谈,她问司马炎说道:

“以往若有战事,你都会第一个向你父亲请缨出战,此次却为何没有请求你父亲带你一同出征呢?”

司马炎答道:

“此次征战父亲身边的谋士武将已经足够,孩儿去或不去都是一样的,没有分别,孩儿倒是以为诸葛诞叛乱为外患,而父亲离京之后的洛阳城内也有隐患,所以还是留在洛阳为安定后方出一份力较为妥当。”

在王元姬眼中看来,此时自己儿子的眼中没有了先前急功近利的戾气,有的只是沉稳和持重,她相信自己的儿子已经成长了,这让她倍觉宽慰:

“你能这么想,母亲很为你感到开心……”

公元257年(魏甘露二年)七月,魏帝曹髦和郭太后于洛水之旁设坛焚香祭天,随后司马昭登上祭坛拔剑号令三军,数十万将士高呼必胜的口号。

至此,史称“淮南三叛”最后一叛的讨伐战争,已经迅速拉开了帷幕……

不过这场战事的起端却并不顺利,司马亮的先锋大军刚刚到达慎县就遭到了诸葛诞兵马的伏击,结果司马亮不敌退回丘头固守。

出师不利并没有影响到司马昭的决策。

由于先前司马昭采纳荀勖之策,命令羊祜极力推荐的人才何祯接替钟毓担任廷尉一职,同时派遣他先大军一步持符节出使淮南周边,大肆散播魏帝曹髦和郭太后亲征的消息,申明司马昭乃是奉天伐逆,而朝廷逆诛赏顺的政策,劝慰叛军将士,进一步打击诸葛诞的士气。

而荀勖的这一计策果然奏效,追随诸葛诞叛乱的将士们一听说真正谋反的人不是司马昭,而是诸葛诞之时,许多刚刚招募的将士们不免开始心生疑虑,士气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消息也很快传到了诸葛诞的耳中,当他发现司马昭利用曹髦和郭太后来坐实自己叛乱的罪名时,他的心中也开始有些动摇了,不过对于他来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无论是司马昭还是自己都已经开始进行兵马的调动,战事随时会爆发。

而他已经没有退路可走了,哪怕他当做所选择的道路是错误的,他也只能继续走下去。

不过吴国的兵马还没有到,诸葛诞自然是不敢轻易出兵的,以免被胡奋和王昶从后切断了自己的补给线。

同月初五,司马昭的后续兵马到达丘头,而王基也在他的授意之下开始统率兵马主动向寿春发起进军。

为了避免吴军的援兵与寿春城内的诸葛诞汇合,受胡奋之命从徐州进入扬州阻截援兵的魏将李广在承德与吴军遭遇,结果李广为文钦的先锋人马所破,败退当涂。

之后胡奋督令他继续出战,同时又派遣泰山太守常时领兵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