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司马(1475)

作者: 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可是当他刚刚到达西曲阳的时候,却突然遭到了胡奋亲自率领的兵马阻拦在那里,而后方陈骞和钟会的追兵也紧追不舍。

胡奋并没有首先拔剑,而是冲着诸葛诞喊话:

“公休!到此为止吧,放下你手中的兵器和我一起去见大将军!”

诸葛诞丝毫不为胡奋的话所动:

“我已经没有话和他说了,没有必要去见他,反正都是一死,如果你一定要让我回去的话,就把我的尸体带回去吧!”

说罢,诸葛诞拔出了腰间的佩剑,亲自率领身后的骑兵们朝着胡奋的正面冲了过去。

或许是出于曾经同受司马家提拔的情感,胡奋不忍昔日的同袍今日居然刀剑相向,所以他并没有亲自出击,而是下令让身后的武将们出击。

由于诸葛诞刚刚经历了一场厮杀人困马乏,而胡奋却是以逸待劳,所以这场交锋一开始诸葛诞就明显处于下风,诸葛诞本人也被胡奋的副将斩落马下,而他的尸体也在骑兵□□的骏马铁蹄所踩踏,死相极为惨烈……

诸葛诞战死之后,他麾下的将士们也不再进行任何抵抗了,为首的几人纷纷下马跪在了他的尸首面前哭喊着。

胡奋见状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他对身旁的副将低声吩咐道:

“将诸葛诞的尸首和所有的兵马都押解回寿春,交由大将军发落……”

等到陈骞和钟会率军赶到的时候,发现诸葛诞已经死了。

钟会为了自己不能亲手抓住诸葛诞而感到不悦,他冷眼看着眼前的胡奋,用一种不太友好的语气问道:

“你怎么会在这里?”

胡奋答道:

“大将军早就料到寿春城破之后,诸葛诞必然会从包围圈最为薄弱的东面突围,所以他提前命令我率领一支兵马埋伏于此,等待诸葛诞。”

一听是司马昭的命令,钟会心中就算是有再大的怒气也只好予以收敛。

很快,钟会便与陈骞押送着诸葛诞的尸首以及俘虏返回寿春,而胡奋则并没有前往司马昭面前向其请功的打算,因为他要回到徐州继续镇守。

就这样,钟会和陈骞将诸葛诞的遗体带回了寿春。

司马昭走到了躺在缚辇之上的诸葛诞面前,缓缓蹲下了身子,轻轻伸手撩开了盖在他身上的白绸,看到了已经被马踏至面目全非的诸葛诞尸首之后,他的面色显得十分凝重,看不出有任何胜利者应有的喜悦之色。

他慢慢将白绸又盖了回去,转而对身后的陈骞说道:

“给他找个好地方,把他葬了吧。”

陈骞在领命的同时也不忘向司马昭请示一件很重要的事:

“墓碑上应该怎么写?”

蹲在原地想了一会儿之后,司马昭站起身默默的说道:

“什么都不要写,以免日后为人所利用。”

等到陈骞带着诸葛诞的遗体离开之后,贾充便拿着一封书信来到了司马昭的身边,并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他:

“大将军,这是从诸葛诞的书房内搜到的,下臣询问过蒋班和焦彝,他们说这是尚书王经递交给诸葛诞的。”

“王经?”

一听到这个名字,司马昭当即就想到了这个王经就是曹髦身边非常宠信的心腹,而这封信的内容,正是密报于诸葛诞司马昭即将领兵讨伐的内容。

看完信之后,司马昭将写有王经亲笔书信的布帛折叠好,然后丢回到了贾充的手中:

“这早就是明摆着的事实了,有没有这封书信都一样……”

而与此同时,曹髦派出城中慰劳司马昭的内侍刚巧看到了这一幕,他急急忙忙将这件事汇报给了曹髦,曹髦获悉后大为惊恐,他深怕司马昭会揪住这件事来对自己不利。

一旁的王沈则保持着非常冷静的头脑,他对曹髦建议说: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向司马昭表示您的诚意了……”

曹髦的眉头一皱,但是也明白了王沈的意思。

不久,曹髦就公开下诏于司马昭,褒奖了他此战成功平定叛乱的功绩,随后又在诏书之中格外凸出了他对诸葛诞叛乱的痛斥,并下诏司马昭可以全权处理诸葛诞的罪行。

司马昭听后淡淡笑道:

“陛下这么急于和诸葛诞撇清关系,也未免太过心虚了吧。”

不过,有了曹髦的这一道诏书倒是也给司马昭提供了方便,因为他要接着如何处理此次叛乱一事来警戒那些不安分的人,曹髦的诏书给了他正当的名义,处理起诸葛诞的战争责任问题也就不显得司马昭公报私仇了。

之后,司马昭宣布夷诸葛诞三族,但是所有追随其造反的将士只要真心悔改,就可以免于一死。

尽管如此,还是有数百名将士不愿意投降,司马昭便公开将这些人处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