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司马(717)

作者: 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这个问题司马懿早在私底下和钟毓研究过,也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战略,他首先便否定了以汉中为主要目的的伐蜀作战,转而对曹睿说:

“我大魏相较于东吴来说水军战力较弱,所以孙权才敢以东关、濡须为跳板屡次对我淮南地区发起袭扰。如果想要进攻孙权的话就必须要扼其咽喉以摏其心。而今以夏口和东关为东吴的心喉之地。陛下可命令大司马曹休率军直逼皖城,孙权先前因围攻石阳不下,险些被大司马攻破了他的治所武昌,这一次只要他听到曹休再度威胁皖城,必定会认为我们要故技重施,更担心皖城失陷后武昌与东关、濡须之间的联系会被切断,所以他一定会亲自率军前去解救,到那时我们预先在夏口设置埋伏,等到孙权经过时突然发起袭击,此乃神兵天降,即使不能活捉孙权,也能给予他很大的重创……”

听完之后曹睿基本认可了司马懿的作战方案,也趁这个机会弥补之前暗中夺去他兵权之事,他将都督荆州的兵符还给了司马懿并对他说:

“有爱卿为朕谋划,朕没有不放心的,你即刻回到宛城备战,这件事就交由你和大司马曹休去商议,一定为朕活捉了孙权!”

将兵符重新赋予司马懿这件事,曹睿并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包括曹真在内。

考虑到这次攻打东吴事关重大,又被曹睿给予了厚望,司马懿不敢怠慢,在回到家之后几乎没有做任何的停留,便准备和程武、牛金一同动身前往宛城,他来不及和家人道别,甚至连自己的小儿子司马伷都来不及去看一眼。

然而在书房整理书简时,他的长子司马师却走了进来开口说:

“父亲,孩儿也想跟随您出征。”

这并不是司马师第一次提出的请求,早在先前的襄阳之战和第一次进驻宛城之时,司马师就多次向司马懿提起要跟随大军一同出发,但却都被司马懿给拒绝了。

司马师多少猜到了自己父亲的用意,如果他们父子都离开了舞阳候府,那么家中就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保护司马家的人了,可司马师不甘心一直留在家中,他也想像自己的父亲一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但这一次司马懿依旧没有给他例外,他甚至连司马师的话都没有听完,就直接带着收拾好的行李离开了,将司马师一个人孤零零的丢在了书房内。

刚巧经过书房旁的伏若歆,看到了倍感失落的司马师垂头丧气的站在原地,于是便上前安慰说:“你父亲曾经多次在我的面前称赞你,他之所以不让你随军出征,不止因为你身为司马家的长子,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想让你的母亲再失去唯一的儿子了……”

伏若歆的话让司马师恍然大悟,他这时才明白:

原来父亲这么多年来没有理睬过母亲的生死,并不是因为他将自己的妻子遗忘了,而恰恰相反的是,母亲张春华一直在父亲的心中,从没有被抹去……

抵达宛城之后,司马懿随即便派遣程武前往庐江,与驻扎在那里的曹休接触,并传达了魏帝曹睿的意思。一直憋着劲儿想要领兵与东吴作战的曹休,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他在阅读了司马懿所传达给自己的战略规划之后,满口予以答应。

这个时候无论是曹休还是司马懿,都没有察觉到事实上江东的孙权和陆逊,早在他们之前就已经开始悄悄的酝酿再度北伐曹魏的计划了。

公元228年(魏太和二年)五月,本来按照司马懿的计划作战略准备,以等待司马懿率领大军悄然进至弋阳,然后再率兵向夹石挺进。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外的事却在无形之中打破了司马懿的原定计划:

奉命驻扎在皖城的鄱阳太守周鲂,突然向曹休传来密信,声称自己与孙权之间产生了无法弥补的裂痕,孙权也对自己起了杀心,为了保全身家性命他愿意率兵归顺曹魏,希望曹休到时候能够率兵前来接应。

曹休在看了周鲂的密信之后,认为司马懿原本的战略思想就是夺取皖城,从而逼迫孙权前来解救,到时候司马懿再于夏口设伏,但是如果自己接受了周鲂的投降,并且在他的引路之下从皖城直接向武昌进攻的话,一样可以达到围困孙权的目的。

更何况因为之前进攻武昌未能得手,使得曹休至今心中仍旧感到不甘。但曹休也不是个容易被骗的人,他暗中派人不断前往皖城刺探,后发现周鲂果真与孙权离心离德,所以他心中大喜,认为这是个让自己立下不世大功的千载良机,于是曹休心中开始酝酿另一个计划……

为了避免司马懿想要抢功而干涉,曹休刻意绕开了他直接向曹睿上疏,禀明了周鲂意欲归顺一事,并且建议曹睿改变原有战略,由自己领兵十万进至皖城与周鲂会和,然后合兵对武昌发起突然围攻,为了确保这一战能够一举消灭孙权,他还恳请司马懿的兵马向江陵运动,牵制陆逊的主力,而贾逵则引兵佯装进攻东关、濡须一代,牵制孙权部署在东西两地的重兵集结地,为曹休能够尽快夺取武昌赢得足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