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司马(960)

作者: 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卑衍得令后急忙率领城中两万守军出城追击司马师和胡奋,结果在半路遭到了早已埋伏在途中的魏军伏兵,卑衍没想到本应该直奔襄平而去的司马师和胡奋,居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截击回援襄平的自己,完全没有防备的燕军被司马师和胡奋分段截击,受到惊吓毫无士气的两万大军几乎被彻底歼灭,卑衍率领残余的三千多人回撤辽隧。

然而当他到达辽隧城下时,却发现城头上悬挂着的早已不是燕国的旗帜,而是魏国和司马懿的旗帜,这时卑衍才知道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际,可当他意识到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追击而来的司马师将卑衍生擒,城中参与守军八千余人全数归降与司马懿。

战后,司马懿被已经沦为自己俘虏的卑衍说:

“你们坚营高垒,就是想让我们兵疲粮尽,等到我么你的锐气全都被消耗完后你们再出城迎战。可如今公孙渊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境,大本营襄平已经无重兵防守,我下令让军队渡河直逼襄平大本营,你们只好回去救援,结果顾此失彼,失去了辽隧这座防御重镇。”

此时的卑衍这才明白司马懿有多么的可怕,他叩首求饶道:

“末将愿意归降太尉大人,作为前部先锋攻下襄平城!”

可司马懿对这种寡勇少谋且贪生怕死、卖主求荣的人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对卑衍笑道:

“今日若是我和公孙渊的立场对调,恐怕你也会这么做吧,我可不不需要你这样的人,更何况我马上就要挥兵直指襄平,不如你就替老夫回去向公孙渊传个口信吧……”

起初卑衍听司马懿这么说,认为他一定会饶自己一条性命,可是还没有等她乐观太久,站在他身后的司马懿就拔出了腰间的佩剑,以惊雷之速斩下了他的首级……

司马懿挥了挥手:

“派人把他的人头送到襄平,我要让城中的公孙渊和守军闻风丧胆……”

对于此战能够如此顺利的推进,老将牛金对司马师和胡奋这两名后起之秀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当着司马懿和胡遵的面称赞道:

“两位公子年纪轻轻便智勇兼备,此次能够诱使卑衍出城并且半路截杀,让我和胡遵将军能够趁虚而入夺取辽隧,应该都要归功于他们才是。”

可司马师却不这么认为:

“若不是傅嘏和他分别及时前去说服高句丽和鲜卑弃暗投明,协助我们紧逼襄平,恐怕公孙渊也不会抽调兵马去对付他们,我们的计策也就难以实现了……”

第三次辽隧之战历时仅一个月,司马懿采用诱敌、惑敌之策引卑衍主动出城,在外围实施了伏击歼灭战,以不到三千人的代价轻松夺取了辽隧城,并且还得到了八千降卒。

之后司马懿没有做停留,他立刻指挥手中近五万大军快速向襄平运动,准备进围襄平城。

收到卑衍人头的公孙渊甚为惶惧,他见周遭的小国已经都背叛了自己,一方面他急忙再度抽调回所有的人马回襄平城防守,好在鲜卑和高句丽的兵力并不多,先后被自己所击退,而邓艾和陈泰的兵马也远在乐浪、带方,一时间难以与司马懿合兵,所以他四面受敌的处境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可危机依旧存在,毕竟司马懿是这几路兵马当中最为棘手的。

而另一方面,他只好再忝着脸派使者去建业向孙权求救,希望他能够尽快发兵救援自己。

孙权接到了公孙渊求救信后,孙权冷笑道:

“公孙渊丢失了辽隧,使得辽水天堑失去了其战略作用,如今襄平被围城在即,他派人向朕求救,而江东和辽东相聚千里,就算是朕有心想要去救他也根本来不及。”

这时一旁的陆逊站出来对孙权说:

“陛下,依微臣之见陛下倒是可以回复公孙渊,就说我吴国愿意派兵跨海远征支援他,不过并不需要发兵,那公孙渊现在已经风中累卵,我们要尽可能让他感觉到希望依旧存在,让他尽可能的多多消耗司马懿,如此以来便是消耗魏国,这对我吴国来说是有好处的。”

孙权听后笑了笑:

“还是上大将军你想得周到。”

之后孙权便按照陆逊的建议回书公孙渊,声称自己会竭尽全力帮助他退敌,还谎称自己已经派遣五万大军渡海北上,同时自己又亲率十万大军威逼淮南,不久辽东的局势必然会得到大大的缓解。

同时孙权也在信中用亲昵的口吻提醒公孙渊说:

“司马懿其人善于用兵且所向无前,朕深深的为贤弟的安危感到担忧啊,希望贤弟你多加保重,一定要坚守到底,支撑到朕的大军赶到。”

书信送出后不久,孙权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可就在这个时候内侍从侧面走到他的身旁,俯身在他的耳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