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司马(985)

作者: 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最终曹睿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依旧调满宠回京养病,而王凌则接手了他扬州刺史的官职,成为曹魏历史上第一个身兼二州刺史的封疆大吏。

在那之后,王凌也没有让曹睿感到失望,他及时对江防要塞以及边境的防御重镇(包括合肥新城)做出了调整,并且在沿岸树满旌旗,上面写着“吾万事俱备,汝可随时来攻!”这样充满挑衅意味的话语。

孙权本想趁满宠被调之际趁机北进,但当他亲眼来到长江南岸,隔江眺望那毫无破绽的魏军工事,以及那旌旗上自信满满的话语时,他知道有王凌在自己仍旧没有办法踏过合肥、直抵寿春,于是叹了口气说道:

“王彦云真乃是将才也……”

不久,王凌便收到了司马懿在辽东大败公孙渊的捷报,他听后非常兴奋的拿着战报对属下的将领们说:

“公孙渊他不自量力,居然胆敢凭借辽东五郡之地背叛陛下,他以为仲达是毌丘俭那般的无名小卒,结果终究还是遭到了城破身死的命运,真是死有余辜啊……”

部将杨弘听后颇为好奇的问王凌说:

“太尉他自首次率兵出征襄阳以来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从未有过败绩,而将军您也是转战南北、战功赫赫,若有朝一日将军和太尉两军对垒的话,孰胜孰败呢?”

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王凌,认为杨弘的这个问题非常可笑:

“杨将军何出此问?我和仲达之兄伯达乃是八拜之交,与仲达更是有过生死之谊,况且我们共同为陛下效忠,又何来两军对垒之说呢?”

这个问题最终被王凌一笑置之了……

然而就在短短两个月后,司马懿屠杀襄平男丁和(伪)燕军降卒数万人的消息就传到了寿春城内,并很快传到了王凌的耳中。

“不可能!我了解仲达,他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这其中一定是有什么隐情的!”

在听到这件事后,王凌的第一反应便是否定,他认为昔日司马懿曾经与自己、高柔一同为了保护卢奴城内的百姓免遭袁氏兄弟的摧残,从而并肩作战击退了袁军。

而在和袁熙、袁尚会面之时,司马懿更是不顾危险的救了高柔和自己,更何况他是司马朗的亲弟弟,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绝对不可能滥杀无辜。

可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一个人的声音:

“您错了,襄平屠城一事乃是千真万确,司马懿已经将城中十五岁以上男丁七千余人全部杀尽,同时就连已经完全放下武器投降的五万多战俘,他也没有放过!”

循声望去,王凌看到一个年轻的男子走进门内,在看到他的第一眼时王凌便觉得非常眼熟,但又不敢确定。

由于他所说的话直接针对司马懿,故而王凌对他的态度极不友善,甚至有些敌意:

“你是什么人?”

那人见一脸威严的王凌正在问自己的身份,非但没有害怕反而笑道:

“舅公,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了,连外甥我都不认识了……”

听眼前的这个人自称是自己的外甥,王凌越看越觉得眼熟,直到他想起了记忆中的那个名字时,才试着开口问他说:

“你是……公治吗?”

令狐愚看王凌终于是认出了自己,当即跪在地上向他行礼:

“外甥给舅公磕头了……”

终于确定眼前之人真的而是自己外甥时,王凌显得非常高兴,他随即上前伸出双臂将令狐愚扶了起来感叹道:

“自我离开太原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上次见到你的时候,你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一别多年未见,如今你也这么大了……”

令狐愚也笑道:

“外甥知道舅公您如今任职二州刺史,早就该来探望您的,只是先前有要是去辽东办,所以才能够及时前来拜见,还请舅公您恕罪。”

见到亲人的高兴之余,王凌也注意到方才令狐愚所提到一个细节,那就是他自称前段时间曾经去辽东办事这一点,再加上刚一见面时他说襄平屠杀确有其事,所以他马上问他:

“公治,你方才说仲达他屠杀了襄平城内的百姓数千人,更是坑杀了五万降卒,现在你实话告诉舅公,这件事是真的吗?”

令狐愚点头答道:“确有其事。”

尽管自己的外甥亲口承认了这件事并非是空穴来风,可王凌依旧不相信司马懿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他为其辩解说:

“我不信,当初襄平开城投降之后,城中百姓饿死者甚重,仲达在入城时对百姓非常好,甚至还将军中多余的粮食分给了他们,就连降卒也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如果他真的想要屠杀他们,又何必要多此一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