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清后宫—继后本纪(187)+番外

作者: 圣手镇九州 阅读记录

大福晋当然要代夫请罪的,皇贵妃脸上的不虞之色一闪而过,很快调整神情嘱咐长媳:“打断骨头连着筋,毕竟是亲生的父子,皇上能有多少气生?你回府时,替本宫开解大阿哥,教他宽心将养,本宫说话没有份量,总还有两宫皇太后疼他呢!”

“臣媳代大阿哥谢过皇额娘体谅。”大福晋不免惴惴:只听内容是值得欣慰的,要看神情——皇贵妃似乎只是在说场面话而已。

但这只是一种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大福晋固然不安,毕竟不敢宣诸于口,除了磕头谢恩,得寸进尺的话是一个字都不敢讲的。

大福晋正要起身,却听皇贵妃语气平和的叮嘱她:“你告诉永璜,往坏处想,先帝的弘时阿哥当年也是犯过大错的,先帝把他出继给阿其那,起始就没有想过把他赐死的事,五月里又是母后皇太后七旬大寿,教他熬过这两三个月去,后头的事本宫自然有所关照——哪怕皇上是严父,总还要顾及到两个孙子的处境不是?”

这番话自然半字不漏的传达到了卧病在床的大阿哥耳中。

大福晋的初衷是开解丈夫早日振作,如其所愿,永璜确实精神了一些,大福晋当然不知道,他现在有了较为明确的挣扎目标,在永玺前来探病时说了一句旁人难以理解的话:“我愿意一直做皇阿玛的儿子。”

出具的选择题给出了答案,寒苓就没有必要在这上头多费精神,他那不着调的丈夫临时抽风,想要把大外孙的百日宴放在景仁宫庆贺。

摆在明面上的理由是和敬公主能够母子平安是皇贵妃的功劳,实际的真相是,弘历还是希望宠妃嫡女能够籍此良机握手言和、融洽相处。

寒苓能答应才是见鬼,她想了一个更加体面的法子作为替代:“不如摆在长春宫,这毕竟是孝靖皇后的第一个血亲孙辈,让和晴公主前头筹备,我在后面指点主持,这样三全其美,连皇太后都要喜欢的。”

弘历欣然应允:“这样更好,还是你想的周到。”

当天下午,寒苓在景仁宫召见了两位公主。

“你们姐儿俩都十岁了,不能只能像眼下这样憨吃憨玩不务正业,打今儿个起,都把管理内帷的功课捡起来,将来出嫁后压不住场子教人笑话事小,堂堂固伦公主被人欺负,皇上和皇太后的脸面都不用要了。”思虑再三后,寒苓顺势将和晴和惠两个公主推上了前台。

和晴和惠都已知事,依照传统,她们都要远嫁蒙古,除了有自己的公主府以外,要想日子过的好,必须对领地的旗务有所参与,提前做好功课是很有必要的事,听得这话心中俱喜,毫无压力地答应了下来:“儿臣谨遵额娘教诲!”

寒苓正色嘱咐:“皇上有意在长春宫为和敬公主府大阿哥庆贺百岁,日子定在孝靖皇后的生祭之前,如今还有七八日工夫教你们预备,和晴为主,和惠做副手,有不懂的地方,或是来问我,或是去问贵妃愉妃,出了岔子我是断断不依的。”

两位公主冷静了不少:光顾着高兴了,这件事似乎没有前例援引啊!

补充一句,和敬公主是大清开国以来第一位元后嫡出的固伦公主,额尔克巴拜当然也是大清开国以来的第一位元后外孙,大清朝原就没有异姓人在后宫操办百日筵席的前例,如果不是孩子的身份特殊,加上恰逢孝靖皇后五周年生祭,弘历又有趁热打铁、促成妻女和睦的心思,且没有给他这份待遇的必要。

寒苓倒是摆出了用人不疑的姿态:“你们商议着办,三日后把章程拟好给我过目。”

两位公主的表现倒也算得上是差强人意。

元后的嫡外孙又不是元后的嫡长孙,能在宫中庆贺百岁已经是莫大恩典,当然不能使筵席的规模压过皇子皇孙去,是以外臣一概不请,受邀的规模仅限于雍正系的两家王府、和婉公主夫妇以及和敬公主的外家富察氏而已。

程序上不可避免的有些磕磕绊绊,两位姨妈对外甥的好日子还是尽了最大努力的,和敬公主很领情地敬了两个妹妹酒,又向名义上的主持诚心诚意道了一声辛苦,寒苓也不必端着,将功劳推到了两宫太后身上不在话下。

和敬公主并不是钻进牛角尖走不出去的人,哪怕早先与景仁宫不对付,同永玺姊妹照面时也能保持住最起码的长姐风度,如今又有了儿子,有些事看的加倍通透,离宫前不避人的叮嘱妹妹:“景仁宫妃母并没有对不起我们的地方,我不迁怒到她身上去,心里的一道坎越不过去,积攒出来的一把火也息不灭它,不为旁的,只因她占去了额娘的位子,哪怕换作了旁人,依旧要经受我的为难,你别学我,不经历生死,大约进了胡同就走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