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清后宫—继后本纪(259)+番外

作者: 圣手镇九州 阅读记录

当然了,两条人命的消亡,充其量不过是后宫新格局的再次开场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乌雅氏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132

一般来说,婆婆收拾儿媳主要有两招:其一,压制儿媳的管家权;其二,可劲儿的给儿子塞屋里人。

崇庆太后就弘历一个亲生儿子,喜不喜欢,也只有寒苓一个正牌儿媳,身在皇家,又不似寻常人家一般,不喜欢大儿媳,可以找机会把小儿媳提上来管事儿(如《红楼梦》中的贾母),换作皇后,多少人盯着,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被剥夺了掌宫大权,一则动摇国本,二来对皇帝的名声也有妨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儿当然不能做,有基于此,崇庆太后就要在第二条上下功夫。

在此之前,崇庆太后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添油分芯”的法子,忻嫔不反水也没了后劲儿;祥嫔着调不着调两说,顶着个乌拉那拉的姓氏就不见得能让皇太后心无芥蒂;嘉妃倒不错,年纪比皇后还大;还有个魏嫔,年纪是合适了(按照乾隆爷本人的喜好,三十来往绝对是受宠的黄金年龄),你不能指望入宫十六七年没翻起水花的妃嫔忽然就能咸鱼翻身宠冠后宫(大误!);兰贵人年轻,底蕴上落了下风。当然了,不管年纪大小,这几位“小”儿媳在外貌上未必能优胜七次生产、保养得宜的那拉皇后,谁让人家是当年公认的满洲第一美人呢?(事实上,现在的崇庆太后、当年的熹贵妃也是关键的认可人之一)

瞌睡来了送枕头,崇庆太后正在憋着劲儿的想给那拉皇后添堵,归附朝廷的蒙古准噶勒杂特部宰桑(相当于部落的管家、宰相)送了一位“金牌”助手进来。

这位金牌助手是宰桑博尔济吉特根敦的女儿,现今年方二八(表误会,不是十六,是二十八),拖到二十三岁才定亲,结果守了望门寡,二婚的对象还没确定,又被乌梁海部欺负的流离失所,如今投诚朝廷,索性就把闺女献给了收容自己的大恩人。

这是典型的安抚和亲,哪怕是皇太后,也不能对博尔济吉特氏的婚姻状况有所异议,等到见了真人,眼睛都豁亮了起来:就是她了!

虽是异族,拖到二十三岁订婚也算是大龄闺秀了,之所以蹉跎光阴,并非是因为博尔济吉特氏条件太差嫁不出去,与之相反,正因为条件太好,乃父有些“奇货可居”的念头,这才一拖再拖的拖成了老大姑娘,否则也没有将一个二婚闺女献给天子的底气和必要。

陪座的妃嫔们心中“咯噔”一下:强敌!

昔年的满洲第一美人将现任的蒙古第一美人细细打量一回,多少还是有些灰心的:大了人家一轮有余,还是七个孩子的妈,儿子都娶媳妇了,青春易老、芳华不在,如今大约只能做一个贤惠的皇后了。

皇后失了精神,皇太后立刻振奋起来:“叫什么名字?平日都吃什么?可带了衣服进来?”

博尔济吉特氏一一答了,寒苓这才定转神思,向送她过来的敬事房首领太监杨双全问道:“万岁爷有什么话吩咐没有?”

杨太监欠身回道:“万岁爷封格格为贵人,起居事宜还由主子娘娘酌情安置。”

崇庆太后略有不足:“事关蒙古体面,区区一个贵人是不是过于薄待了一些?”

寒苓看向新晋贵人:“博尔济吉特氏。”

博尔济吉特贵人福身为礼:“奴才在。”

寒苓正色道:“本宫上承圣母皇太后懿旨,赐你封号为‘多’,号‘多贵人’,为‘多福、多禄、多子、多寿’之意,可于承乾宫后殿下榻,随舒妃居住,一应份例比于嫔位,望你不负皇宠,早日为皇上生下满蒙血脉的皇子公主方为喜庆之事。”

“奴才叩谢皇后娘娘恩典。”多贵人躬行大礼,“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崇庆太后也无话说,诸妃嫔不免腹诽:多贵人?你确定不是多余的多吗?

寒苓还得自我安慰:满蒙皇子,在康熙朝以前确实吃香,现在么——满军旗包衣的儿子都要比蒙军旗的皇子金贵三分。

此后数月,承乾宫开启了翻牌子的连续模式。

寒苓倒还淡定,除了初一十五法定留宿日,弘历有空没空都要跑到景仁宫看一回闺女,论及频率,比起到寿康宫请安的次数也不差什么了。

好吧,那拉皇后开始沾闺女的光了。

乾隆爷的十格格,自满月起便挤掉了八个哥哥七个姐姐,成为了最受皇父宠爱的掌上明珠。

“也不知道她整天乐得什么,真是一点儿愁事儿也没有啊。”看着女儿摔一跤、笑一笑,爬起来继续摔、继续笑的模样,寒苓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别是弥勒佛转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