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嫌弃的英子的逆袭(166)

“我买了件衣裳。”

“买买买,天天就知道买衣裳臭美,又买那些稀烂贱的货了吧?大学毕业了一件儿也穿不出。”

小草躺在床上看着床顶,听着老妈的唠叨,嘿嘿嘿笑个不停。

作者有话要说:小草就是个单纯的姑娘。

怀念一下石头记。

第79章

有人常说,做生意赚钱或不赚钱, 某某地大环境好或大环境不好。

实际是任何生意都是有赔有赚。

偏偏任何生意都有“传染性”, 你在你家的路边发现一家烧烤摊?生意尚可?用不了几天只要没有城管的天降正义,你就会发现你家周围多了四家以上的烧烤摊。

同理还有服装店、婚纱店、文具店、古玩店、修车行, 甚至殡葬店。

某某一条街有可能是召商的结果, 也有很大的可能是他们自然聚集的。

这些店聚在一起你以为是互相分薄了生意?错!聚集效应产生人群效应,买衣服,去某某路吧。买婚纱?某某地方的婚纱很多啊。

甚至很远的地方都会有人慕名而来。

相对应的, 还会有一种现象那就是旱涝不匀, 同样一条街, 总有三、五家忙得脚不沾地,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效益极好,余下的逛得多买得少, 勉强维持。

甚至同样一个店面,做着类似的生意, 有些人赚到盆满钵满, 有些人赔到吐血。

租英子面积最小离学校最近的底商的人家,就遇见了同样的问题。

原来在这里开小吃店的那家人, 靠着门脸不大的小吃店,发展成了开中型家常菜馆的“著名饭店”, 后来租了旺地旺铺的那家人, 把生意开得门可罗雀,甚至找英子说他们要出兑店铺。

“你说你家的麻辣烫生意做不下去了?”英子简直无语了,背靠大学, 附近都是到处闲逛寻找食物食量极大的年轻人,经营着学生党最爱吃的小吃品种之一,竟然搞到做不下去?

“附近又新开了两家麻辣烫店。”那家人的男主人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说道。

英子简直无语了,“你们想出兑就兑吧。到时候告诉我一声。”

英子四下看看这家店,真看不出什么毛病来,论卫生情况,在这附近这家绝对能占得上中上等,菜什么的看着也算是新鲜,怎么就这么不招人呢?

她看了看时间,快到饭点儿了,这附近应该聚集了大批量觅食的人,可是没人往这家店里走,“咱们打交道这么久了,我从来都没尝过你家的手艺,你烫碗麻辣烫,我捧捧场吧。”

“好嘞。”这家的男主人兼厨师亲自替英子捡麻辣烫。

就在英子等待的时候,总算来了两三桌客人。

麻辣烫上桌之后,英子吃了一口,这么说吧,偏辣,但还行,至少比食堂的强一点,可就是差点儿意思,她加了点醋,吃了一点。

她后面的那一桌吃了一口之后放下了,“早说了这家不好吃,不如杨X福家的。”

“我觉得还行,杨X福家人太多了。”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几桌客人,生意在这一片绝对算是勉强的了,但是再来几个客人没地方坐了,也没人领着他们拼桌。

这种一碗才五块、八块的小生意,面积小桌子少再加上口味平平,周边又不乏竞争者,服务还跟不上真是太难做。

吃完了饭,英子给了饭钱,对方坚决不要,英子一定要给,“就怕你们不要钱我才不敢在饭口来的,你们要是不收钱下次我就不来了。”

对方这才勉强把钱收下。

英子离开了这家回头看看门脸的位置,真是浪费好位置了啊。

她又往另外两家麻辣烫那里遛达,确实是里里外外全是人,不光有堂食的,还有外卖的,生意极为红火。

论面脸有一家一楼比这家略小些,但有二楼,另一家只有一层但门脸有那家的两倍大。

餐饮的水啊,那是极深的,懂行的人自然懂行,不懂行的看别人赚钱贸然接触,很容易触礁。

麻辣烫固然赚钱,但需要卖量,你坐位少,味道也只是一般,服务员还是老板娘,死眉喀什眼的不知道招呼客人拼桌或外卖,别人来一两次没位置自然就不会光顾了。

这么小的面积开小吃店没关系,小吃店的菜价更高些,单人毛利高,而且人家是老店,早就有了客户基础,房子还是自己的,服务员是老服务员懂得留住顾客,自然能一直生意好。

英子心道下一个租客要是也想要做麻辣烫,九成也做不到头。

旺铺就是旺铺,不到一周就被转租出去了,只不过那家不是做餐饮的,是开美发店的,租房的人找英子谈装修的事。

麻辣烫店已经不开了,桌椅设备什么的全都折价卖了或拉走了,原来的店里面坐着一个挺帅的年轻小伙子,头发挑染得跟花粟鼠似的,一块黑一块黄的,耳朵上戴着个黑钻的耳钉,五官清秀极了,笑起来时露出一对小虎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