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田文女主说要称帝(558)+番外

作者: 云清流 阅读记录

学子低头看了一眼,从那并不严谨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出,这绝对是家的文笔。

“老大爷,请问你喜欢看吗?”

听到这样的话后,老大爷笑嘻嘻的点了点头。

“喜欢,非常喜欢。”

学子听到这个答案,不由得抽了抽嘴角,脸色扭曲。

不过他很快就掩饰了这样的表情,顺便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老大爷,在下能问一问,你为什么喜欢看吗?”

“这个,”老大爷有些为难的抓起了报纸,憋了很久才憋出一句话来。“很好看,很有趣。”

学子装作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又问道。

“那老大爷,你平时会看论语,道德经,韩非子等这样的书籍吗?”

老大爷笑着说:“你说的这些,我这个老头子都听说过。不过我是不看的,最多买一套收藏起来。”

学子心中紧张极了,可是还是仿佛不经意一般的问道:“为什么?”

老大爷毫不隐瞒的说:“看不懂。”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如同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了学子的身上。

他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家的文字简单到粗俗,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人捧场。

其实原因很简单,普通人都看得懂。

而不是像那些文学巨著,一般人根本就无法理解。

学子憋了很久,憋出了一句话。

“其实你可以请教他人,弄懂文字间的含义。”

听到这样的话后,老大爷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老头子我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低声下气的求别人?”

不配拥有姓名的学子:“……”

我有一句妈卖批,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一群学子们走访了很多人,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

如果有些东西不接地气的话,那么捧场的估计只有一小撮人。

诸子百家的文学巨著,难道不好吗?

不不不不不,非常好。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看不懂的就是看不懂。

大秦帝国的老百姓们虽然不是文盲,可是不代表他们就能够看懂那些文言文。

秦始皇让人培养他们的目的,主要是让他们能够看懂大秦帝国的公文。

话又说回来,大秦帝国的公文早就改革了。

以前由于使用的竹简的缘故,为了节省竹简的开支,公文也是用的文言文。

只是自从全国扫盲之后,文言文就不是主流了。

为了让普通人也能够看懂公文写的是什么,秦始皇带头使用大白话。

不得不承认,这么多年过去后,大白话早已经深入人心。

大秦帝国的公文先不提,先说说家的出版书籍。

家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套标点符号,配合着大白话形成了出版的特殊风格。

不说里面的内容怎么样,只说这样的风格让普通人也能够看得懂。

再加上家的故事多种多样,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学子们在了解到这一点后,准备改革。

不说变成家那样的通俗易懂,总之是要让普通人能够看得懂。

打个比方。

比如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求问,这是什么意思?普通人能够明白吗?

不用问也知道,普通人是不明白的。

所以要有人把这句话的意思标注出来,让普通人也能够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些学子们说不上是胆大包天之辈,可是也是一个非常有行动力的人。

于是他们自己给了注释,并且请人帮忙出版。

不为别的,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家的学说。

或许这样做是真的有好处吧!不少人渐渐关注于诸子百家。

当诸子百家的人察觉到了这一点的时候,矛盾也开始了。

不为别的,只为那些学子们的注释,难道就是标准答案吗?

无数人不服气,给出了属于自己的注释。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注释泛滥成灾。

老百姓们只觉得头晕乎乎的,完全不知道该买哪一本。

总觉得这也好,那也好,分不清对错。

由于注释的缘故,短短时间内,不少诸子百家内部开始争斗起来,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内斗。

比如说儒家,各种各样的流派数不胜数。

一个短短的句子,也能够相互斗的明火执仗。

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短短的一句话,明面上就有六个观点。

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二: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