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系统作对后我成了天才导演(160)

作者: 嘟嘟球 阅读记录

他们走出放映厅,听着身旁其他观众的讨论,发现都是以正面评论为主,虽然有些冲着邵一晨导演悬疑片的观众似乎觉得这电影剧情线有些太过简单,没有之前的团团谜题烧脑,但是普通观众都看得很乐呵。

这对他们几个表演新手来说已经是很好的成果了!

小白四人感觉心头一块大石落地,都忍不住在口罩下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小孙大手一挥,豪气万丈地说:“走!为了预祝影片大卖,哥今天中午请客!”

说完,他声音又小了起来:“不过最近我那个男团没什么表演,口袋里没什么钱......要不我们,去吃麦当劳?”

*

四位年轻主演窝在金拱门啃汉堡的同时,邵一晨也在关注着票房和评论。

她之前的两部作品都是初期口碑良好但票房不佳,基本是在后期发力才追上了票房。但是她观察之后发现,这次《电影西行记》的状况,似乎与之前两部作品有所不同!

这部作品目前的票房虽然让邵一晨心惊肉跳,已经在赔钱的边缘跳跃了,但是口碑却不像之前那样良好,反对的声音也大了很多。

具体的指责有两点——“过于理想化”和“导演水平与之前两部电影比有所下降”。

其实这两点指责对邵一晨来说都是无中生有。

前者指责电影“不现实”、“理想化”——但是要知道,邵一晨拍的可是夸张的喜剧电影!虽然中间有一部分沉重的片段,但是终究还是喜剧内容偏多。要想在这样一部以夸张喜剧作为笑点的电影中找逻辑,着实有点强人所难。

更何况在邵一晨眼里,这电影的内容也称不上多夸张——不就是在没钱的情况下拍出了一个大火电影、赚了钱嘛,这有什么夸张的?这不就是自己拍电影经历的真实写照嘛!

真不知道那些觉得这经历太过夸张的人是怎么想的。

至于后一点,更是无稽之谈。

邵一晨自认为她根本就没有什么导演水平,本身就已经贴地飞行,还要如何下降?

况且那些最开始得出这一结论的观众,多半都是她之前的两部恐怖悬疑电影吸引来的,想看看她这次在电影里藏了什么巨大谜题,结果发现这次的剧本是喜剧片,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于是连电影内容都没看完,就急冲冲地过来开喷。

但是喜剧电影,怎么可能像悬疑片一样搞得玄之又玄?

不过虽然邵一晨自认为这两种□□和她都毫无相关性,她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对策,而是任由舆论发酵带节奏——即使她看出里面有不少回复是跟风黑的水军。

毕竟电影离赔钱的目标渐行渐远,她还指望着靠这些差评来为自己力挽狂澜呢!

但是她刚心满意足地关上评论页面,却发现自己的微信自动又弹出了一条推送。

——猫薄荷又发了一条新的专栏内容。

她当场警觉,点进去看了一眼,微微送了一口气。

今天的推送内容不是影评,是一篇人物专访。

但是她又定睛一看——这个专访的对象怎么这么熟悉?

这不是黎星煜吗?

她再一看题目——《那些在电影背后的》。

这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专访的正常名字。

甚至连专访的人物都没点名!

要不是封面上的人太过眼熟,她甚至可能就错过了这个专访。

她警惕心瞬间增强,当即点进了这篇文章。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

我听见有人在评论区偷偷讨论我的时间观念.jpg

*感谢在2020-09-19 11:59:47~2020-09-19 21:39: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誓做清穿大炮灰 40瓶;阿布布打气球 10瓶;夢幻紫小溪、小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2章 原型

邵一晨打开那篇名为《那些在电影背后的》的推送, 开始略略扫视。

听说猫薄荷是一流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研究生,这消息不知道属不属实,但是至少从这位小姐姐的专访内容来看, 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

她的专访和她的影评风格完全不同——简而言之,更加的文艺。

这篇文章平缓, 流畅,和影评中希望抓住人眼球的爆点借力不同,文字中甚至透着一份旁观者的冷彻。她并没有用对黎星煜此人的介绍开头,而是缓缓切入:“见黎星煜的那个晚上, 星光从天空切入我的南窗......”

要不是邵一晨知道猫薄荷收了钱和晨星传媒进行了合作,她还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份恰饭的推送。

猫薄荷你怎么了?!你写影评推送时候的激情与搞笑呢?

不过这种风格倒是和黎星煜意外的契合。邵一晨在点开内容前,先去看了一圈推送的评论, 发现明明没有推广, 但是黎星煜的粉丝却有很多已经自发地在评论里回复打卡了。不过由于黎星煜基本不对粉丝进行管理,目前还没有出现什么集体控评的尴尬粉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