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年代曲成圆[重生](5)

作者: 敦敦敦尼 阅读记录

知青们意外哑然,这处贫瘠之地就是王指导员给他们铺垫了一路的目的地?歌里唱的边疆处处赛江南呢?怎么实地看起来货不对版?

“同志们,接下来我们即将在这里白手起家,创造奇迹!”

王指导员不愧是班长出身,在众人质疑“卖家秀”的时候,适时喊出激励口号。

曲成圆倒是很镇定,她上辈子给一部援疆的史剧跑过龙套,曾经了解过这个年代的历史。

这种挖在地底的土坑在当地被称为“地窝子”,通常以连队为基本单位统一规划,是建设兵团在沙漠化地区因地制宜搭建的简易住所。

坑高约三米深,用红柳枝编织起来做遮顶,撒上一层麦草和碎土,留一扇窗通风透光即可。

地窝子入口朝南,大门连着一道供进出的斜坡,没有门板,只有麻袋做的门帘。

曲成圆和郭二妞走进分配好的女生宿舍,里面比她想象中宽敞,约十五平米大小,两边是用红柳条和树桩搭成的通铺,房顶有一小扇天窗。每边各住三人,一个地窝子里能住下六人。

这环境,能见到阳光和月亮,比她当年北漂时暗无天日的地下室好多了。

*** ***

简单收拾好行李,曲成圆和郭二妞前往食堂。所谓食堂,就是一个面积稍大一些的地窝子。

她们这批知青有五十人留在丰收农场开荒,其余知青安排去到附近较大规模的红星农场,距离丰收农场5公里远。

今天的欢迎晚餐很丰盛,红星农场特别调派了当地大厨过来掌勺,甚至还有烤羊肉和难得一见的新鲜青菜。

曲成圆在卡车里已经啃了一周的冷馕,见到有荤食,感动得给丰收农场打出了第一个五星好评。

王指导员率先发话,“各位同志,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兄弟姐妹,丰收农场就是我们的家。”

他扬起手臂,“主/席说过,任何青年人来到戈壁滩,都得先过三关:思想关、生活关、劳动关。咱们来到这人烟稀少的荒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的大自然做斗争。”

这群知青们平均年龄不过十七八岁,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对未来唯有无限热情。听了指导员发话,初来乍到的失望被冲淡,纷纷鼓掌,表示自己做好了征服一切的准备。

曲成圆夹在人群里,眼神总不自觉瞟向桌上洒满孜然的羊腿肉,舔舔干涸的唇角,忍不住吞了口唾沫。她已经很长时间没见过肉的踪影了。

郭二妞见曲成圆精神出走的样子太明显,手肘轻碰提醒她,曲成圆才正襟危坐,跟着众人机械拍手鼓掌。

终于等到各位领导们长篇大论完,曲成圆夹着筷子蠢蠢欲动。

“成圆,我实在受不了羊肉膻味,你能不能悄悄帮我夹走?”

郭二妞低声道,她不想被其他知青看到。条件如此艰苦,团场都拿出最高规格接待她们,怎么能辜负大家的好意呢?

“当然没问题。”身旁的姑娘爽快应道。

趁众人不备,曲成圆用筷子迅速地把郭二妞盘里的羊肉夹起吃了。

柏宣见状,嘴角浮起一丝哂笑。

这个女人一家临出发前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让他哥特意打电话嘱咐他关照一番,可到了火车站又耍赖打退堂鼓。想到柏恩旁敲侧击再三交代的事情,柏宣不由自主地轻轻摇了摇头。

此刻为了吃肉,他倒是不再伪装资本/主义的贪婪。

饭后大家三三两两围坐闲聊,丰收农场的知青,有四分之三来自内地,其余的是本地知青。

新老知青自我介绍和交流的时间,南腔北调汇集,一派其乐融融。

“吴迪!”郭二妞热情跟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打招呼,吴迪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才看清不远处叫他的人。

“二妞!好巧!你也在丰收农场?”吴迪和郭二妞都是新湖中学的同学,没想到毕业后彼此竟然又在千里之外的南疆见了面。

“难怪前几天在卡车上,我总觉得有熟面孔。”郭二妞见到熟人,很是兴奋,拉起曲成圆跑了过去。

“曲成圆,我舍友。这位是我同学,吴迪。”郭二妞互相介绍道。

吴迪见郭二妞介绍了她的舍友,是个眉清目秀的漂亮姑娘,觉得礼尚往来,自己也得介绍下舍友才行。

于是他抬头四下张望,找到人群里熟悉的身影,“柏宣!”

曲成圆听到这两个字,脑海里骤然响起哥哥的声音:“我战友柏恩的弟弟,柏宣。你们认识一下。”

原来傲娇精叫柏宣。

柏宣闻声停了脚步,转过身,走向吴迪。

吴迪朝姑娘们示意道:“那位叫柏宣,是农科所的研究员,我舍友。”

上一篇:穿成豪门凤凰男 下一篇:独宠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