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朝(13)

作者: 行君意 阅读记录

正当他们闹腾的正欢的时候,夫子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夫子席上,冷眼旁观了好大一会儿,才又砸桌子又丢毛笔的吸引到了皇子们的注意,因为之前歇斯底里的咳嗽声完全无人理会……

大家顿时变得分外乖巧,神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端端正正的跪坐在锦席之上。

见到此状,王夫子才露出了有些满意的神情,慢条斯理的捋了捋他稀疏花白的胡子,然后一振长袖,扶着腿缓缓坐了下来。

王夫子姓王,名弘之,字载道,出身琅琊王氏大族,自幼聪颖机敏,弱冠之年便甚有重名,以贞干称,由族中直接铨选入仕,拜为著作郎,后又历河东府令,中书郎,年长后以不堪大任为由,屡屡推辞公务,皇帝惜才,便封他为一等淮阴公,兼管宫中著书,领个闲职,在建安城里提前养老。

后来这养老的日子又过腻了,便又要折腾着乞骸骨归乡去当个垄间教书匠,皇帝舍不得他走,就又给了他太子讲师的名号,还特地在藏书阁后面建了一处小别院,供其居住。因为王夫子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为天下文人之首,故而当世人均尊称其一声阁老。

现如今王夫子虽然已近耳顺之年,但仍然耳聪目明,神思敏捷,立书作传,倚马可待。且因其醉心道教,精于吐息颐养之道,故而如今看起来,也不过四五十岁的模样,举手投足间风骨卓然,年少时是闻名天下的惊世美男,如今仍依稀可睹当年风采。

今日听夫子一席课,含和算是明白了这身前名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天下学者皆引王夫子为立命之师,就连祖父和叔祖父们提起王夫子,虽然百般的嘲讽挑刺,可心底到底还是佩服,只是碍于面子不愿承认而已,毕竟两家在南朝皆以文采和相貌著称于世,哪里都要争个高低。

偏偏皇帝看热闹不嫌事大,还特地把两家在建安城里的宅子都赐在了乌衣巷里,两家不过一墙之隔,于是,这种一群长得挺好气质也挺好才学也挺好的大老爷们儿天天争风吃醋的场面,如今倒也算是建安城一绝了。

安国公有时实在受不了,便会带着自己的媳妇儿闺女儿子躲到公主府去小住几日,由此可见,男人们争风吃醋起来的杀伤力,真真是完完全全的碾压女人啊。

少年游

说实话,刚开始凭着一股子新鲜劲,含和还是很认真的去听王夫子授课的,不过时间一长,便也不由得生出几分疲懒应付之心来,往往夫子讲的话刚进了左耳朵,就立刻从右耳朵滑了出来。

可这毕竟是自个儿死乞白赖求来的恩典,总不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然安国公又得气的吹胡子瞪眼说含和折损了谢家的风骨,噫,真搞不懂他们为什么总喜欢把这种百无一用的东西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但压抑自己的天性向来不是容安郡主的风格,于是在和夫子混熟了之后,她便开始原形毕露——逃课。

不过在这岛上,也没有可躲藏的地方,不过窗外的那株大榕树,看起来倒是个睡觉的好去处,枝繁叶茂,湖风刮过叶子沙沙作响,登高望远还能瞧见碧波万顷,皇宫风景尽收眼底。

王夫子起初没有发作,但日子久了,日日看着含和那空荡荡的座位,心里也是不由得渐渐恼火,但作为老师,若是连个学生都降伏不了,说出去实在是丢他都名声。

于是便有了谢含和一辈子都忘不掉的那一幕。

那天王夫子正朗声读着经卷,一抬眼,发现谢含和又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老人家捏着书本子沉默的站了好一会儿,吓得下面的一群小子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在心底里暗暗思量当下的处境。

王夫子沉默了大约半盏茶的时间,突然把手里的书狠狠的摔在了桌子上,然后撸着袖子就往外走,大家伙儿谁见过王夫子这般失态过,顿时都赶紧跟在后面想看个究竟,萧文熠路过谢含和的桌子的时候,猛地一拍脑袋,暗道不妙,这丫头怕是要遭殃了。

果不其然,王夫子三步并作两步的冲到大榕树底下,撩起衣摆便往树干上踹,一边声若洪钟的喊道:“你给我下来,皇帝送你到这儿来是学睡觉的不成!不成器的东西!你爹玉山先生的脸都叫你踩到脚底下了!”

谢含和睡眼惺忪的抱着树干,现在她可是一点都不困了,但是往下一看,就瞧见王夫子那气成猪肝色的脸,还有后面一群幸灾乐祸准备看好戏的混蛋们,真是叫她下去也不是,呆着也不是。

就在她犹豫的时候,王夫子已经扶着树干一副快要晕厥的模样,夫子有气无力的挥了挥袖子,对一旁的小厮说道:“去,你去跟皇帝说,老夫才疏学浅实在是教不了郡主了,若是他还盼着老夫能再多活两年,还是尽早放我归乡吧!”

上一篇:将军曲 下一篇:明天再想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