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狐色(99)+番外

直到他突然不打招呼,将此前搁置一边的质子话题重新提起,遣使者到访,言辞恳切,附上文书一份,还说要亲自送过来。

那份文书恰好被我也看到,文如其人一般从容沉稳,是秦敛的亲笔。

我把那份文书反反复复看了数遍,每个字每句话我都认得,但组合成一篇文,我就不知道秦敛到底怀着什么心思了。不过苏启却不管这些,他只知道他不需要质子,更不需要秦敛过来,遂对秦敛这番行为拒绝得十分干脆,回给南朝使者的仅一个字:“不。”

然而这一次秦敛一改往日清贵矜持的外交态度,变得有些死缠烂打。很快他又遣了使者回来,说为表诚意,愿以一名皇室宗弟为质,并赠与苏国一座城池,以结未来数十年边境和睦共处。

苏启对质子不感兴趣,但对那座十分富饶的城池很感兴趣。他本来很想对秦敛这番话表示嗤之以鼻,无奈秦敛允诺的一座城池实在太富有诱惑力,到手的白ròu是无论如何不能白白飞走的,即便知道这里面必定有隐情,苏启也还是在集结了重臣商议两个晚上之后,最终对秦敛的提议表示了同意。只不过苏启也甚是无赖,南朝要送质子和城池过来,他却只象征性地送了点玉器表示谢意,丝毫没有打算礼尚往来将质子凑成双的意思。

数日后,南朝的质子带着文书和随从来到苏国都城。

据说这名质子也姓秦,单字一个恪。秦恪其人,我在南朝时仅仅有所耳闻,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是秦敛的表弟,性别为男,至于其他,一无所知。

不过好在还有苏启专门用于负责打听各种消息的暗影楼。很快我就对秦恪这个人有了初步印象,小秦敛两岁,尚未婚娶,是安国公秦斐的独子。熟读诗书而不通武功,为人安静有礼,容貌不错,学识不错,品德不错,总之一切都是不错,其实身为皇亲贵胄,能做到这些都不错已经很不容易,最起码连苏启都没有全做到这些,苏启的品德差极了,学识也仅仅是擅长治国谋略的那一部分。

如果秦恪没有被作为质子送来苏国,他应该也能称得上是南朝诸多闺阁小姐心目中的魂牵梦萦之人。只不过生不逢时,秦恪上头还有个什么都能拔出一筹的秦敛压着,第一名与第二名所受人关注的程度总是相差很远,因此秦恪不怎么被世人所听说,想想也就不足为奇。

本来最初时,秦敛说要亲自送这位表弟过来,并且顺便同苏启会晤一番,文书的大体意思似乎是说好久不见,他对苏兄很是想念,大家不妨一起喝喝茶,叙叙旧,再讨论讨论治国心得。可苏启不想通情达理的时候真是天杀的讨厌,先是将文书故意扣下装作没有收到,等过了几日秦敛已经启程,离京二百里的时候才仿佛突然想起来一样,无意中从垫桌脚的东西里面重新抠出了那封文书。

苏启在惩罚了一番大字不识一个的宫女之后,才慢吞吞回给秦敛一封言谈很不客气的文书,大体意思是说跟秦敛这种无品无德兼手下败将的人无茶好喝无旧可叙,更无心得可与之传说,因此请他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一路好走恕不欢迎。

不过看来跟苏启这等无底线无节cao的无耻之徒打的交道多了,秦敛这次乖觉不少。也同样装作没有收到苏启的回信,直至快到苏国地界,才姗姗来迟地回复给苏启,很是厚脸皮地称自己远来是客,更何况还是满载而来的客人,苏启身为一国之君,理应大度,还是赶紧前来迎接为妙。

接着苏启一边很是热情洋溢地开了苏国边境的大门,声称自己会在距苏国都城五十公里的地方等着迎接他,以示东道主的厚道和好客,一边暗中连派刺客,以每天两次的高频率在苏国的地盘上行刺秦敛,且招招下了死手,让秦敛自从进入苏国之后便狼狈不堪,护卫暗卫统统应接不暇糙木皆兵,到了第十天终于难以忍受,集体跪求秦敛回国。

如此一来二往,秦敛终究还是没能来到苏国都城,在倒数第八天率众人打道回府。

我后来在听说了整个故事始末后,简直觉得这情节发展得是无语凝噎,离谱至极。这哪里是两个君主应该具有的风范气度,活脱脱就是两个十几岁的青年在互相斗气。

秦恪觐见苏启的那一天,我正在晨曦殿中十分懒散地翻看话本。据说苏启本要将秦恪安置在京郊的一座府邸,然而不巧的是秦恪入住第二天那里就莫名其妙地走了水,把所有可以烧成灰的东西都烧成了灰。苏启一边冷嘲热讽说秦恪真是南朝派来的扫帚星,一边还要另外重新给他找房子。然而放眼整个京城,太平民的住宅不适合秦恪,太豪奢的房子苏启又不愿让他住,找来找去一天之内竟没有找到一个能让苏启看顺眼的,于是只好暂时将他安置在皇宫之中,距离冷宫很近的一处外面看起来很破败,里面比外面还要破败的地方。

上一篇:我的鸵鸟先生 下一篇:关关雎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