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念森(50)

作者: 鱼尽欢 阅读记录

顾念拿着发烫的手机走回铺位,躺下时笑容淡去——这是她不在他附近的第一天。

*

张去非和顾念到达呼市,这才发现查找资料的工作并非如她们预估般轻松。

眼前这一批由华人华侨从海外捐助回来的古籍,涉及主题极广。

古籍保管不当,纸张脆弱。分类和电子化是目前急需做的事。

应邀前来的专家涵盖各个领域,在根据捐赠目录作了初步分组后,计划整理的同时扫描存档。

顾念抱着扫描仪和相机,跟着张去非走进资料室。

白炽灯下,所有人都忙着。小声交谈之余,机器和快门运作声填补静谧。

工作持续到凌晨两点,顾念眯着眼揉了揉发僵的脖子。

头疼,她出来坐在台阶上透气。

书页里的灰尘和霉菌令她鼻塞,呼吸不畅。

“还没睡?”林森始终惦记着,半夜醒来翻开手机查看,却没想到误拨了出去。

头靠在膝盖上,顾念声音闷闷的:“还要继续奋战。”

“路上还顺利吗?”林森起身坐在床边。

“挺顺利的,小胖子挺好玩。”顾念想起小孩儿脸上一走一晃的肉,笑了

“很累吧。”她正强撑,声音骗不了人。

“有点,”说着,顾念打了个哈欠,“可是你知道的,做研究的人哪有不熬夜的。”

“就像你们被称为‘火疯子’,也不是没有理由,对吧?”顾念无精打采,吐字软绵。

“是不是感冒了?”林森听到话里的鼻音,追问了句。

他走到窗前,看着队里最高的那棵白桦树。

“不知道。”顾念说着打了个喷嚏,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好好照顾自己。”干预的话林森自然不会说,只是心里却也含着几分担忧。

“好。”顾念看了看时间,站起身:“我去加班了,晚安。”

时值清晨,顾念头重脚轻、吸着不通气的鼻子回到宾馆。

前台见她,连忙递上一个纸箱:“一位武警同志送来的。”

顾念知道肯定不是林森,可却一定和他有关——箱子里放着喷鼻喷雾,以及又一波零食。

加班一直在持续,顾念到底没能在约定好的日子回到安城。

“对不起,我失约了。”顾念看着作废的火车票,嘟嘟嘴。

“没事,等你从金陵回来。”林森声音不变,调转车头从接她的路上返回中队。

“我从学校参加完毕业典礼,还得去首都一趟。”计划到底赶不上变化,顾念呼出一口气。

张教授的培养样本数据出了些问题,顾念得去处理。

林森听后,顿了一下说:“在外照顾好自己。”

顾念连连点头,听筒里彼此的呼吸声格外清晰。

“等你回来。”

好像就是在等这一句,等林森说出,顾念才舍得挂电话。

6月20这天,顾念从呼市向金陵出发,张教授回安城。

林森拿到了张教授帮忙带回的纸箱。

里面是呼市特产,以及几本他之前聊起过的天文学著作。

顾念的规矩未曾变过——礼尚往来。

“等我回去!”小姑娘写的纸条被林森贴在柜子里。

距离七一还有十天。

*

顾念回学校,再看到熟悉的一草一木,不舍变得浓厚。

她只不过出去半年,可万事万物一旦和毕业有关,就变了意味。

毕业典礼上,顾念代表发言。

四年前的九月,也是在这里,她作为新生代表讲话。

顾念穿着学士服站在众人面前,没了刚入学时的稚气。

看着闪光灯在台下星星点点,她语速平稳:“毕业是一个和离别、和选择直接挂钩的词。”

“我们的母校遍及金陵,从鼓楼到浦口……”

“四季独有的景致,将我们对未来的憧憬用最美的方式装点而出。”

顾念的话让学子们陷入回忆,他们的学校就是这么美。

“四年匆匆,我想说粉丝汤还没吃够,梅花糕也不嫌多。”

台下人因为这句话笑出声,离愁别绪却也弥漫开来。

“最后,无论大家因为什么选择这里,无论未来是否还在坚持守护绿水青山的理想。”

“我都祝大家,不要忘记追梦的勇气,永守不断前行的动力!”

掌声雷动伴随不舍的眼泪,他们毕业了。

同学们在拍照留念、不舍告别,顾念独自拿着毕业证书坐在逸夫楼前的台阶上。

给父母拨出的电话,始终忙音。学姐也不在服务区。

突然之间,顾念意识到好像没有能分享毕业消息的人。

正想着,林森发来视频通话。

顾念接通,镜头里出现一群小猫。

手里拿着猫粮的战士被猫追着到处跑,最后滚落在草坪上,被毛孩子们围成一团。

上一篇:慢性沉迷 下一篇:盛宠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