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红包群去种田(穿书)(158)

作者: 虞融融 阅读记录

裴修睿的紧急奏折在累死五匹千里马后终于在十日后到达了京城。

第70章

从去年开始福安县一直都是京城的热门话题, 从曲辕犁到大棚,从玉米到棉花每一样都让天下人惊喜,京城中人聚会时如不谈论福安县一二便会被指不关心天下民生。

可从去年腊月严御史弹劾大皇子开始, 这福安县就像触了霉头一样,先是春耕却无雨,如今竟然出现瘟疫!!!

是的, 看了裴修睿的折子他们一致认为这是瘟疫,只有瘟疫才会染人, 而且染了这么多人。

庆帝收到折子时一向波澜不惊面对愈来愈张狂的李家也游刃有余的他表情终于破裂。

上次该让沈言将睿儿带回来啊!

或者当初就不该为示重视派睿儿去福安县!

如今事已至此进退两难啊。

福安县如今在水生火热之中, 此时将人召回无疑会让百姓以为朝廷会放弃他们以致民心动荡,于他为睿儿未来的铺的路不利。

可将人留在那里?作为一个疼爱孩子的父亲的他怎么下得了这个决定?

好在,庆帝到底做了二十几年的帝王, 那怕心中再为难不过瞬间也做好了决定:

——想要看最美的风景便要攀爬最陡峭的山峰。

朝野上下在得知这个消息时也同感突然与忧心,怎么就突然出现了如此严重的事?

在百官为福安县担忧思考对策时,人群之中那位身着蟒袍的男子虽然脸上同样挂着焦急, 可眼神中却闪过毫不意外、喜悦、终于来了的复杂神色,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庆帝道:“众位臣工暂且不必忧心,大皇子呈上的折子写的很详细, 县内暂无死者,局面已经稳定下来,如今当务之急是派人送药材与大夫去到福安县, 以结燃眉之急。”

“传朕旨意,命太医院正带半数太医前往福安县, 同时张贴皇榜招天下名医, 谁能治好福安县热症赏银万两,封官四品。”

庆帝看向站在龙椅右下的一位中年男子,道:“沈丞相, 此事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将大夫与药材送往福安县。”

“臣遵旨。”

散朝之后,想起庆帝刚刚一条条指令,百官叹道:“这大皇子久不在京城,但沉着冷静,处事临危不乱、井井有条,本人更是仁爱百姓,实有君子之德。”

傍边一人赶紧拉了拉他,小声道:“慎言,如今皇上春秋鼎盛,二皇子也在朝中动作频频,你说大皇子有君子之德……”

“君子”放在常人身上也就赞扬他又美好的品德,可放在皇室身上……一不小心便会引起麻烦呀。

毕竟那九五之尊就是“君”。

见同僚提醒,这些人也意识到不妥,纷纷转移话题。

这时那位蟒袍男子也出了殿中,百官纷纷见礼:“见过二殿下。”

裴旭日先听到福安县的消息心中甚是愉悦,可听到百官对裴修睿的夸赞后喜悦之情顿消,脸上一片阴沉。

裴修睿,裴修睿,原来你当初去福安就是为了收拢民心,也亏你计划的这么深远!

不过,你的好日子恐怕也到此为止了。

看着低头行礼的官员,裴旭日冷哼一声甩袖离开。

待看见裴旭日走远这些官员才起身看着他的背影,几人对视一眼,心底有了想法。

而裴旭日离开兴庆宫后直接走到了荣贵妃的凤栖宫。

荣贵妃看着脸色阴沉的儿子,问道:“出了什么事,让你这么不开心?”说着她警惕起来,“难道那件事没办成?”

“那倒不是。”裴旭日否认道。

荣贵妃放下心来,悠然问道:“既然事情已成那还有什么可生气的,用不了多久你就拥有那唯一的果实了。”

裴旭日想起刚刚那些官员的对裴修睿的夸赞,恨道:“我那皇兄真是好算计,怪不得当初他愿意去福安县那个穷乡僻壤,原来是计划收拢民心,拉拢朝中大臣,如今这些官员人人提起他都赞不绝口,你说我能不气吗?”

荣贵妃听闻脸上同样浮现出嫉恨的表情,咬牙道:“果然是贱人的儿子,一样心计深沉。”

他们全然忘了当初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去福安县然后设计让裴修睿的。

母子两人诅咒一通裴修睿后,荣贵妃想起了正事:“既然那事已经成了,那陛下应该下旨派太医去了吧?你快按照原定计划,去找太医,这次一定要让那个贱种消失,至于百官……”荣贵妃冷哼一声,“到时候自会向你俯首称臣。”

听到荣贵妃的话,裴旭日点点头,不悦道:“本以为裴修睿不在京城长大,与父皇久未相见不会有几分感情,可这些日子看来父皇居然还对他有感情,这可怪不得我们了,都是父皇逼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