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红包群去种田(穿书)(26)

作者: 虞融融 阅读记录

只是,一来她播种根本避不开村民,二来怕这些人到时候将她地里的玉米苗当草锄了,那就冤了。

终于,村民冷静了下来,他指着木桶问道:“意丫头,这个叫玉米的东西哪里来的啊,你是怎么知道它的产量的?以前可没见你家种过啊?”

叶知意早已想好怎么解释玉米的来路了,不慌不忙道:“这玉米是早年我父亲外出游历之时偶然得到的,我父亲本来当年就种出来看看,可不知什么原因未能动手,如今我从翻旧物才翻出来,到底是父亲的遗物,我想把他种出来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这个理由是叶知意仔细推敲过的,叶秀才当年年纪轻轻就中的秀才,可因为父亲偏心,大哥闹腾迟迟未中得举人,后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便外出游历了三年,回来后便带着原身的娘。

想来村里和叶秀才差不多大的人也知道当年的事情,故而也未有怀疑。只是对着亩产千斤的玉米到底不敢相信。

叶知意道:“各位叔伯,我这里也就十斤种子,勉强能种三亩地,而我也不会只种玉米,其他的五谷杂粮我也不会落下,这玉米到底怎么样咱们等几个月便知道了。”

村民见叶知意条理清晰、思虑周全也忍不住点点都,是啊,意丫头家三十亩田地,便是少了三亩也没关系,何况便是今年意丫头要多种点地,她也种不完三十亩啊。

叶知意接着说:“如果这玉米当真这么好,那明年咱们村里就都可以种了,到时候再也不担心饿肚子了。”

没什么比吃饱饭更让庄稼人期待的,村民听到叶知意描绘的美好生活忍不住沉浸了进去。

“对,意丫头,今天我们就试试,横竖就十斤种子,叔今天帮你种!”

其他人也纷纷应和道:“对,我们帮你把这十斤种子种了。”

说着就要提起木桶开始行动,而两个萝卜头已经在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将地上洒落的玉米全部捡起来放进桶里了。

叶知意这边众人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播种,而县里的县令这几天心情有些紧张。

那日县令本打算亲自去小河村见见叶知意,衙役却说京城来人。

县令有些疑惑,他这福安县不算贫瘠却也不富裕,普普通通的一下小县,也不是谁的封地,怎么会有京城的人招呼都不打就自己来了?

县令怀着忐忑的心情出去迎接,他本以为最多是个钦差大臣,谁知在对方表明身份后他更惶恐了。

“翠竹院那位贵客可有好好招待?贵客需要什么定要一一满足。”县令叮嘱自家夫人。

那县令夫人这几日都被县令如此郑重的叮嘱,心中早已好奇不已,忍了数日终于忍不住了:“那位贵客是可身份,让你如此重视?我看着贵客虽芝兰玉树、龙凤之姿,可不过弱冠,怕不是哪家的公子,可咱们家不认识能有如此风姿的名门啊?”

可不是龙凤之姿吗?

县令想起那人身份,不欲多说,只叮嘱夫人:“你招待好贵客就行了,其余的不要多问。”他思索片刻又道,“我还是亲自去看看。”

说着便向翠竹院走去。

翠竹院中,一位白衣少年正袖手站在长廊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看起来不过弱冠之年,可周身全无稚嫩之气,如一汪幽泉神秘莫测。

县令来时就看到如此画面,纵然他对这少年心怀忐忑,也不得不称赞一句龙章凤姿、绝世无双啊!

县令回过神慢慢走到少年后面三步之遥,恭敬行礼道:“下官见过大殿下。”

少年回过头看着保持弯腰姿势的县令,忽而一笑,这笑让少年多了几分魏晋的名仕风流,更显风姿。

“我此次前来乃是为公事,不必叫什么殿下,叫我一声大公子就行了。”裴修睿温和道。

“是,大公子。”

第11章

裴修睿此次奉命前来富安县办差,本不想暴露身份,谁知收到消息却告知此事有些复杂,必定要让官员协助,他这才主动找到当地县令。

好在县令也是个知情识趣的,并未有什么多余的举动。

他很满意。

“事情查的怎么样了?”裴修睿转身向凉亭走去。

县令听见裴修睿询问,恭敬的说道:“公子吩咐下官查的事情已有眉目,不过更为具体的情况还请公子再多宽限两日。”

裴修睿但亭中坐下,早有随侍摆上了瓜果点心,泡上了热茶。茶香缥缈,他端起茶盏品了一口,虽不如平日里喝的上等贡茶缺也别有一番清雅。

他放下茶盏,悠悠道:“不急,你仔细查清楚,可别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多谢大公子,下官一定仔仔细细查清楚,绝无任何遗漏。”县令连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