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十年:1976-2016(54)

小南自从日本回来后就一直在一家日资企业干销售,身上揣的最多的不是钱而是名片,正反面,一面印着销售总监,另一面是宣传本部部长。小贵拿在手里既新鲜又骄傲,小西不以为然:“十块钱一盒,你让他印总统他都给你印。”小南嘻嘻哈哈:“胡说,你看看这纸张、这质地、这花纹,这……烫金花边!怎么也得五十块钱一盒。”小贵被儿女逗得哈哈大笑。她在上海人生地不熟,上海话不会说,就能听懂一点,没人陪着,最远只认的小区对面的菜市场。儿女工作忙,陪不了她多长时间,有机会就说笑几句让她开心。小西不太说笑话,但是她会噎人,好在一直有分寸,她爸和哥哥都愿意配合。大国每天做三顿饭,早饭前陪老娘在小区走一圈,晚饭后陪媳妇儿再走一圈,兴致好的时候陪着小贵走二十分钟去街心公园转转。

小贵告诉自己:我要知足。

第27章 第二十七年:2002

过年的时候小南在日本团队集训,小西就休息了一天半,三十半天初一一天。初二大家都过来看老太太,四家人家都是一家三口的。大国和小贵有两个孩子,都不在!小贵有点恹恹的,觉得自己融不进这份热闹。

小西下班回来已经八点多了。要是在平时算是早的了,她多数都要十点左右才能到家。小贵就忍不住抱怨:“大过年的,能有多少事情!私人老板就是不讲道理。”

小西看见还没走的长辈们,把那句“加班费不少给就行”咽了回去。给长辈们拜了年,大家就陆续告辞了。

老太太累一天了,小贵先不收拾屋子,先給老太太洗澡,等老太太睡下了,大国也收拾的差不多了。小贵收尾,小西洗完澡回屋开电脑。

小贵继续抱怨:“回来不是睡觉就坐在电脑前面玩儿,话都不多说几句。”

小西回嘴:“总比那个连回都不回来的要好。”

小贵叹气:“咱们一家回来后过的第一个年人就不全!”

大国只好劝她:“他们又不是出去玩儿,都在忙工作,有什么办法,再说了,忙一点好,说明领导重视,是好事。”

“太辛苦了。”小南男孩子也就算了,小西从小身体不好,人也懒散,现在天天起早贪黑,半年下来好不容易养起来的一点ròu又下去了。

小西铿锵有力的告诉她妈:“为了户口!”

可不是为了户口嘛!

小西一毕业就申报上海户口投靠父母,派出所没批,理由是已成年,要想报户口应该走人才引进。

回到上海后,她先是在家附近的一所中学找了个代课老师的活儿。教的不错,学校领导也认可,但是因为西部十省人才保留政策,加上小西是免费师范生,想把档案调进上海成为正式老师几乎不可能。学校到也挺好,帮她打了报告想招进来,区教育局没批。小西也有决断,知道这条路不行,立刻向学校请辞,虽然只干了两个月有点对不住学校和学生,却宁可赔违约钱,学校领导也没什么办法,扣下一个月工资当违约金就算了。

小西再找工作就把能不能人才引进报户口作为第一要求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很干脆地说干满三年就给她办户口,她也很干脆的签约,做文宣。上个月试用期一满,调岗成了老板秘书,算是升职。

小贵知道女儿当了秘书简直是忧心忡忡,好几天睡不着,又不好问女儿什么,就这样憋了快半个月,连大国都看不下去了,“你不相信人家老板的人品,总得相信自己女儿的人品吧。”

小贵憋了半天,“我就是怕她被人给骗了。”

其实大国自己也有点担心。可是上海和煤市说是两个世界也不为过,他在那里的工作经验对儿女的帮助微乎其微,想说点人生感悟自己都觉得有点过时,只能反反复复告诫子女要踏实、要走正道!更何况他和妻子一辈子在体制内,对于外企、私企完全不了解。而且现在的人际关系早已不是他们那会儿了,没有人再互称同志,上海这里也不兴哥啊、姐啊这种叫法,女儿接到电话人家都称“姬小姐”,听着真别扭。后来女儿直接在名片上印英文名字,安娜,听着倒是不别扭了,就是父母反应不过来是在叫小西!

小贵对这个英文名字倒是蛮喜欢的,自己姓安,女儿的英文名字就叫安娜。但是她对秘书这个职业真是喜欢不起来。还是大国说了:“直接问她吧,她不耐烦家里人都拐弯抹角的。再说,自己的女儿有什么不好问的。”

上一篇:顽石与烈女 下一篇:神婚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