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219)

作者: 无法忘记的遗憾 阅读记录

皇帝立刻想起了李家洼。

他记得很清楚,虽然李家洼这个地方怕旱又怕涝,可当不得是水田,真真好价钱。而妙玉买下来之后竟然不种稻米,而是用来挖泥炭!

如此败家行为,全天下也只妙玉这独一份了。

可是一想到再好的水稻田,一亩也不过四百斤,跟亩产两千多斤的红薯一比,起码也要六年才能挣回来。

更别说这里头的本钱和人力了。

只是一想到那水田挖了泥炭之后就不能再种稻米,皇帝也心疼。

皇帝的神情当然瞒不过皇后,皇后略一沉吟,就知道了皇帝的心思。

她道:“端慧啊,李家洼那边挖了池塘之后,风水可顺?”

妙玉立刻答道:“回母后的话,说也奇怪。女儿问过当地的老人了,老人们都说,换了往年,他们那边早旱上了。可是今年,托了那几亩池塘的福,虽然有旱的迹象,可是及时浇上了水,虽然减产了些,却没有颗粒无收。倒是出乎意料。今年是旱,来年不知道遇上了洪水会如何。若是能连涝也能避过,便能确定这池塘于风水有利。”

皇帝一听,心里就记下了,打算回头派个人去瞧瞧。

或者他自己去瞧瞧。

舍了几千乃至是几万亩水田,换取周围几个县几十万亩乃至是上百万亩田地的收成,这笔账,他还是会算的。

妙玉犹豫了一下,又道:“其实有件事情,女儿想讨父皇一个示下。”

“你说。”

“女儿在民间的时候就曾经听说过,京畿外面很多地方十年里面有一年风调雨顺都是好的。偏偏这一代是华夏腹地,人口众多,一旦闹个灾荒,京畿立刻压力暴增。这两年外面的兆头也不好,邸报上总是轻描淡写,可是女儿的庄子上不说每个月,每个季度都会有流民求收留,还不少。庄头都说外面的情况不大好,怕是哪里又遭了灾,只是下面的官员为着政绩遮掩了。”

皇后立刻去看皇帝。

皇帝只能叹气。

妙玉身在深宫都能知道的事儿,他哪里不知道?粉饰太平,那是那些官员常干的事儿,等遮掩不住了,就是一场大灾,朝廷买单。

这种事儿,他在做皇子的时候就不知道看了多少回了。

“当真?”

“当真。”

皇帝犹豫了一下,道:“端慧,你的庄子能容纳多少人。”

皇帝很清楚自己眼下是个什么情况。可以说,如今朝堂大部分权力都在太上皇的手里,万一外头有个什么事儿,罪名肯定是在他的头上而不会由太上皇背了不是。可是对于皇帝来说,万一百姓因为饥饿而造反,青史留污名的,便是他了。

这是他绝对容忍不了的。

不是他的错,他也不想背锅。

妙玉想了想,道:“只要父皇允许女儿便宜行事,想安顿多少人都可以。”

“便宜行事?”

“是的。允许女儿鼓励商贸,从外地采购粮食,提供足够的盐巴,保证食物不腐坏。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流民之于女儿便是多多益善。”

皇帝的眼神锐利起来了:“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当然,父皇,女儿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女儿也愿意接受文武百官的监督。”

公主府使用的人,也都是皇帝委任的官员。

妙玉道:“女儿愿为父皇再积一粮仓。”

如果走朝廷正常的程序,不是妙玉说,皇帝也许本人节俭,但是,她那位皇祖父,当今太上皇可不是什么节俭的性子。用国库的银子收买百官的事儿他都能干的出来,更别说其他!这钱粮要是存在了国库里,一错眼,怕是又没了。

换成任何一个皇子在这里,皇帝都不会信,但是话从妙玉嘴巴里面说出来,皇帝却信。

因为妙玉是公主。

皇帝笑了:“那父皇就在这里先谢过我们端慧了。”

皇后忍不住笑道:“万岁说的哪里话!您跟端慧道谢,岂不是折煞了她?”

皇帝道:“端慧为朕分忧,是她的孝心。她为朕解决了一难题,朕为何不谢?”

虽然在九五至尊这个位置上呆了也有两年了,但是皇帝从来不认为,仅仅靠着孝心,女儿就有必要做到这一步。

比起他那几个糟心的儿子,这个养女可真的要顺眼太多太多了。

皇帝想了想,道:“端慧,朕记得你喜欢陶艺?”

“是的。女儿喜欢花艺,也喜欢自己动手做花器。”

皇帝就道:“既然如此,那么朕许你使唤造办处。”

没办法,妙玉已经是皇后养女,不能再升品级了。如果想升品级,就只能给她皇后亲女的地位和待遇,不说朝堂上那些官员会反对,就是皇帝本人,他也需要考虑一下皇后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