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折星星(140)

作者: 余温酒 阅读记录

好像这不是个画画的未成年,而是个游戏人间的风流鬼。

对此,初恋只觉得好笑,写下并发表这种文章的人都是脑瘫?龚芝琪竟然拿到她面前来,是在怀疑她的智商,还是怎么回事?

以前闲暇时,初恋看过几本有关舆论的书。那段时间,还关注过娱乐圈中的明星,主要是他们的绯闻。

舆论操作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萦绕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小到在路边人群中随便听见的一句话,大到各种社交软件首页的各种信息。

其中,最能体现舆论的地方当属娱乐圈,几乎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在生长,以最野蛮的姿态破土、发芽、开花、结果,并以强势的态度入侵众人的生活。

舆论的形成,一般来源于群众自发和有目的引导。出现“新的风暴”时,群众们会自发或分散地表明态度,体现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素养。当人数达到一定程度,相互传播和影响不可避免,这个时候,有多少人能坚持自己最开始的想法?

网络空间无法丈量,言论机制如此自由,让非理性言论的流行更肆意。处于扁平的非线性的网络传播关系中,站在滋生各种不当谣言的温床中。谁分得清哪些是发自内心的言论,哪些是毫无底线的宣泄,哪些是不眠资本的操纵?

舆论漩涡中,心理和行为基本跟着呼声高的走,没思考,没自我,对自己的追求缺乏准确认知。尤其是三观还没成熟的人,很容易被谣言影响,直接信以为真,成为别人的镰刀,帮人割韭菜。

这类人往往具有较高的冲动性和攻击性,下意识地用言语攻击别人,以获得自我认同。在谣言的浓云散开时,发现真相与自己的坚持完全背道,也很难真心诚意地说一句抱歉。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

太常见了。

即便是个普通人,长时间身处舆论,频繁地看见导向,也很有可能被潜移默化地影响。

舆论的传播方式有点像流感病毒,结果却截然不同,得了流感,受伤的人是被传播者,舆论战场中,只有他被攻击。

只有他。

舆论结束后,有的人销声匿迹,有的人轻飘飘地道歉,还有的人死鸭子嘴硬,并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是错的。

他们可能觉得这个人立马死掉,也是自己心理太脆弱,扛不住压力,跟他们毫无关系。

顾嘉南所经历过的舆论与书中或电影中的一般无二,按照书中所记载的,没人帮他,甚至他的父母是把他送上绞刑架的人。

初恋想起,她误会顾嘉南有女友那天早上,他接了一个“麻烦女人”的电话。后来,她问过他几次,他实在闹不过她,才不情不愿地坦白——那是他的母亲。

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顾嘉南还不愿意对外承认她,直呼她是个“麻烦女人”。当年,她肯定做过对不起顾嘉南的事。也许是那份合约,也有可能还有其他事。

到底是什么事,才能让儿子对母亲生出这么大的怨念,时隔多年,都没法原谅?

书中和电影中并没这种亲人案例,主角们虽然深陷舆论,经历重重挫折,但电影结束时,必定是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带着“正义必胜”的美好理念。

但现实生活中,遭遇类似的舆论,并没那么多的美好。

初恋突然觉得冷。

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人浑身上下,连汗毛都颤抖,像置身及膝雪地,还被兜头泼下一大桶混着冰块的冰水。

顾嘉南经历这些事时,才十二岁,比现在的她还要小四岁。

那年,他才十二岁。

这个时间点,公交车上只有她一个人。车厢里很安静,隐约能听见窗外的车鸣声。突然有人喊“小姑娘”三字,把她从走神中拉出来。

初恋回过神,惊觉脸颊有点湿。她抬手一摸,低头一看。指尖也是湿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哭了。

初恋盯着指尖,蒙了两秒。

那声音又叫了声小姑娘,这回比刚刚大声。

初恋迟钝地看向声源,司机叔叔正探出半个身体,担忧地望着她:“小姑娘,你已经到站了。”

闻言,初恋以为是总站,忙偏头看窗外,发现竟然是离别墅最近的站台,有点意外,看向司机叔叔。

“小姑娘,你没事吧?”司机叔叔担心道,“今天周三,可是上学的日子。如果我没记错,一中今天开学考试。你怎么往校外跑?”

初恋还没反应过来,车为什么会停在这,但已经不重要。她挤出个勉强的笑脸,声音低沉:“我有点急事,需要回家一趟。”

说着,她捏着书,几步下了车。

初恋走了两步,回头看了眼。司机叔叔好像在看她,又好像没有。车在原地顿了会,慢吞吞地向前走。

上一篇:暧昧大师 下一篇:他的倾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