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楚城(13)

作者: 七月楚城 阅读记录

许燕冰和卫国的家离学校有点远,领了成绩单他们要骑自行车回家,剩下的林逸等五人是一个村的,小伙伴结伴一同步行回家,串串笑声在田野里飘荡开去。

扶危济困

初二年级在经过班级人员调整后,还是保留了五个班级,一个实验班,二个快班,二个慢班,学校对快班与实验班适行住校,二个慢班还是走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层面,对于慢班的孩子还说,只是要求他们完成国家要求的义务阶段教育就足够了。

楚城中学在初二才安排住校,一是由于初一的个别学生年龄还太小,无法照顾好自己;二是因为初一的课程还没有那么急,对于这些可能还有家庭劳动任务在身的孩子们来说,家长也不希望他们住校。到了初二,他们普遍个头都开始长高,同时为了应对即将到来了毕业班的压力,适实的让他们离开照顾自己十多年的爸爸妈妈,独自一个人去过集体生活,提高集体生活的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是有好处的,与时同时,陈捷、林逸他们也都对集体宿舍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住校生的课程比初一的时候要安排得紧得多,特别是实验班,目的很明确,就是学校专向重点培养,用来增加学校的升学率和知名度的,所以要求是严上加严。这点从课程表上就可以表现出来:早上5:30起床开始新的一天,15分钟洗漱,5:45-6:30到教室早自习;6:30-6:45是早操时间,6:45-7:15是早餐,7:15-7:45是早读,8:00到12:00是上午的四节大课时间;下午从1:00开始到5:00也是四节大课,晚上6:00开始上晚自习,一直到9:00结束,10:00宿舍关灯睡觉,一天满满当当的学习生活才宣告结束。

对于陈捷来说,集体生活当然是新鲜和可乐的,严格来讲他还是属于一个顽童,与他姐姐一样,相对于同龄人,他的个子也没有长高的迹像,一脸稚气,虽然对于男女同学之间懵懵懂懂,但也能明白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呆在一起,又在什么时候应该保持距离。

集体宿舍是一排两层的楼房,一楼男生,二楼女生,每个房间里靠两边墙壁共摆放着七个高低铺,由于条件所限,一个床上挤着睡了两个同学,所以一个房间里一共是二十八个同学。可以想得到,这样的新鲜和可乐劲没有多久,就被安排得密密麻麻的课程给冲淡了,留给他们最多的快乐时光就是晚上九点钟下自习到宿舍关灯,还会有一段躺在床上聊天的时间,不过这个时间也不会有多长,因为查房的老师随时都会出现在窗口,将不遵守就寝规矩的同学请到门口感受一下夜晚的清凉后,宿舍里这才会渐渐地平静下来。

真正让陈捷不适应的,倒不是宿舍里的集体生活,也不是学习成绩。在初一的时候,经过后半学期的努力,在林逸的帮助下,成绩也保持了稳中有升。现在调班后,座位也经过调整,不再与林逸、林永生是前后同桌,但好在原来的一些习惯如写单词也还被他坚持了下来,所以开学考成绩也还没有掉队。

真正让他不适应的,是他经济上出了状况,本来他来住校后,父母也按之前陈敏在学校里的花费,从家里带米来在食堂里换了饭票,每周末会在家里准备一些如炸藕园子、炒香肠等的罐头菜,另外每个星期给三元钱零花。确保在带的菜在吃完了后,在灶台上花钱买几个菜吃几顿,周六没有晚自习,到周六放学的时候又可以回家带菜了。

然而自从住校后,前一两个月都还正常,越往后去陈捷越感觉这样的计划被打乱了。首先,每个星期三元钱是有定数的,但有时候陈捷也会偶尔去购买一些学习用品,就必须从这个三元钱里面出。特别当陈捷知道校门口来了一个摆旧书摊的时候,他就经常性去旧书摊上花钱买一些旧书来看,都是一些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童话大王还有一些小人书等等,这些在平时农村都是很难看得到的,对陈捷来说,就像是发现了宝藏,基本上每个星期他都会在摊上买一二本。一来二去,三元钱用来吃饭就不够了,陈捷从小知道家里的条件不好,别人家都住上砖房了,就他家还是土坯房,所以他也从来不向自己的父母多要钱,三元钱已经比原来姐姐在学校的时候多了好几倍,姐姐陈敏原来在楚城中学读书的时候,一个星期有时候是一分钱都不花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陈敏一直都是陈捷视作的榜样,所以他认为三元钱已经是家里所能承担的极限了,他不能再多向家里要钱。

所以陈捷的所有开支,都从这个一周三元钱里面来了,包括平时里的学习用具、旧书费、试卷费、团员费等。刚住校的时候,感觉还没有这么多的开销,随着天气越来越冷,陈捷觉得带来的菜也越来越不能坚持过三天,有时候本来预计三天的菜,但同宿舍的同学一起吃饭,就会相互分享一下,往往二天就把两罐头菜吃完了,再用余下的钱吃一两天,这样余下的日子里就得断炊,从渐渐地饿一顿,到后来的二三天都吃不上一顿饭。这样的情况频繁出现,陈捷已经渐渐地习惯了,每当断炊吃饭的当口,他就会借口去校卖旧书报的地方打发时间。他最怕的,就是这样的情况被同学们发现,取笑他家里的贫穷。

上一篇:大佬又在秀恩爱 下一篇:求子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