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1252)

宋福生背着手笑呵呵的走了过来:“啊。”

“你怎么来啦,啥时候到的,来了还不进去?”

宋福生上前接过烧鸡手里女儿的背包,又帮茯苓拽了把到脚面的裙子给扶上车。

进府干啥,他不过就是来接闺女“下班的”,没必要大张旗鼓。

但宋福生没解释,只坐进车,嘱咐迟行迟宇赶到南大院接佩英。

然后才道:“今儿咱不回家吃饭,我让米寿去墨莲居等着呐,去那里吃。吃完咱几口人逛逛街。”

宋茯苓疑惑,“您不忙啦?”

她爹最近很忙的。

目前基本一个月就向外面运一趟货,有私货也有官衙出的一车车磨刀石送往京城兵部武器库。再由兵部派人运往前线。

鹿场和养殖木耳的厂地也已经围上了,她爹前几日还说要去一趟。

另外,今年水稻试验田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大量的荒地要开发,之所以以前荒着,就是地处偏远或是存在引水困难,就要想办法修水渠从山上溪流引水。

更何况,又一年的春天即将来临。

一茬茬的事儿,都在等着他爹,爹连会宁都没有时间去。

每晚,父亲或在前衙或在后宅书房查资料写总结。

宋福生说,“不咋忙,陪你和你娘咋是浪费时间,别操心了。”

墨莲居里,桌上摆着六道大厨最拿手的菜。

透过珠帘,隐隐约约能听到假山流水声和筝声。

米寿再没了以前稚嫩的声音,一开口像个小大人似的:

“嘿嘿,还是路边馄饨好吃。姑父,你还记得咱

第一回 进城吃馄饨吗?”

钱佩英提醒宋福生:“就你被店小二看不起那次。”

宋福生给女儿夹菜:“记得,是不是就那回米寿走丢了?跑去,拽着人家陆畔非要给蘑菇,那次我真想揍他了。”

米寿说:“可我一次也没挨过打。”

“啊,是,没打过你。看来你还挺眼馋,挺遗憾呗?”

一家四口就笑了起来。

宋福生一边笑,一边有特意观察女儿的笑脸。

最近被闹的,他突然脆弱了。

看到米寿,寻思:这小子指定是跟他一生的,男孩子,算是分家分不出去了,还能给领回个儿媳。

看到茯苓,心理就变成:唉,你说时间咋就过的这么快,一晃眼长大了,他们一家四口还能有多少年像现在这样?

吃过饭,消息灵通的,早就知晓今日宋大人在陪妻女逛街。

商户们严阵以待,以为贵为知府能是随便出街的吗?人家多忙呢,再说也用不着啊,想要啥,都有专人给送到后宅。

他们猜,搞不好是来查民生的。

就是时间来不及啊,要不然各商户恨不得先打扫卫生再迎接。

却没想到,宋知府真就是普通逛街。

都给铺子里的商家看傻眼了。

“这个带花的好看,她娘,你瞧呢。”

“我瞧一般。”

宋茯苓推开老爸向她身上比划的花布:“我瞧,也很一般。”

宋福生看了看手里粉缎带花的,这咋能一般,多好看,穿上显得岁数小。

“那你瞧哪个好?”

“那个料子。”

宋福生立马对商家一指那料子,“送车上。”

宋茯苓试鞋,各种绣花鞋,给钱佩英都看心疼了,这都是逛的第四个铺子了,啥贵一眼就能叨上。

要是缺这些也行,可茯苓并不缺,老太太没少给闺女买。

老太太那点购物狂潜质全体现在她闺女身上。

“还买啊?”

“我爹非要让我试的。”

你要是不瞅,他能让你试吗?你别乱瞅呀。

胭脂水粉铺子里,宋茯苓东闻闻西摸摸,头都不抬,对后面正要挥手说送车上的宋福生道:“爹,我就是看看,我要是想买,你再掏钱。”

店铺东家不停偷瞟宋知府。

宋知府:“好。”

那真是女儿说啥都听,还耐心十足一脸也不嫌烦的陪逛。

宋知府一家离开后,三名丫鬟稀奇地围着女掌柜说:“东家,知府大人肩膀背的是他女儿的包,胳膊挎的夫人的外披吗?”

“好像是。”

这几人说完就互相对视,觉得恍惚到无法置信:“……”

首饰铺子。

宋福生面前站着一位东家一位掌柜的,他们怀里抱着首饰盒在展示,桌上也堆放许多。

宋福生坐在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观察女儿和媳妇的表情。

只要那母女俩神色稍稍露出些许不同。

他就冲东家一点头,让包上。

给东家犯愁坏了,不想要钱,可知府大人冲他微微一笑,留下千两银票,带妻女小儿扬长而去。

今日,对宋茯苓来讲,最刺激的,不是她爹带她来逛夜场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