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1419)

钱佩英也认出来她闺女的画,当着陆夫人面前不能多说,心里却憋不住笑。

她女婿那人,越接触越会发现接地气。一天天啥毛病都有,别人没有的,像这偷偷摸摸藏画,珉瑞也有。还怪可爱的。

不过,像打铁房那种地方,陆夫人没领着进。

寻思第一次见面,可别让亲家母心里犯嘀咕,本来成亲年纪就大,院里连个女的也没有,别再以为她儿子有病。

却不知,看画那阵,佩英就已经认为畔畔有病,且欣然接受。

而另一边,陆丞相也终于心满意足和宋知府接上头了,能聊一聊公事。

就是:“珉瑞,你跟着做什么,去忙你的。”

陆畔心里:不,我要跟着,我怕你俩万一谈的有点不高兴。

这是有可能的,他祖父做丞相很认真,他岳父在政见上有时候也很较真,担心被坑的是他。

他去添茶,守着。

媳妇都不管了,岳父事儿比较多。

但事实上,还真没有陆畔担心的那些。

谈过黄龙的一些往后部署后,陆丞相听完汇报对宋福生点点头。

心里是:放心将宋福生调走了。

宋福生走一步部署三步的特点非常明显。调去一个守成的官员接任,哪怕没有任何新的建树,只按前任宋知府部署的走就可以。

陆丞相身后跟着宋福生,宋福生身后跟着陆畔,三人爬了一段假山,慢悠悠向半山亭子里走去。

准备到那里去喝茶。

这一路上,虽没太多话,但是宋福生也猜到陆丞相对他很满意。

也是,他早就说过,主要是他怀才和别人怀孕似的,特别明显。

像他这么优秀的人,藏都藏不住。

还别说,陆丞相心里对宋福生最满意的一点就是,此人既能喊口号,难得的是又能将那些喊出的口号落实。

只喊口号,说些皇上爱听的被重用,那是宦官,那是奸猾之辈,那是官员们和读书人内心最反感的一类人。

而只会任劳任怨做事,到他这个位置、以及皇上的眼中看来,你埋头苦干多年并没有人知晓,这说明哪里出了问题。

或不会差遣解决谋事中的矛盾,或是欠缺上下级协调的能力。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压着你,让你不露头。

而且这种埋头苦干的官员,还存在他只是自我感动,可能做的压根不对。去抱怨瞧不上那些做点儿实事就告诉皇上的。

这类人不知,能让皇上和众官员看到你在干什么,这恰恰是为官者最大的能力。

那么多官员散在外面,遍布四海,能脱颖而出,以皇上的性情就会认为这才叫有德有才,会破格录用:“要是调任,你有何想法?”

宋福生心口一跳,稳了稳情绪,似在斟酌才看似谦虚,去哪都可,听从调遣。换句话的意思就是,他去哪都能干明白,宋大明白。

不过……

宋福生为难了一下下,主动请教相爷问道,听说户部要成立一个巡查各府账目的钦差队伍,他不会去那里吧?

陆丞相握茶杯的动作一顿,皇上有这个意思,透露过想让宋福生带头,这个打头官员是正三品,又是破格提级,所以有询问他的意见。

宋福生看眼陆畔,翁婿俩对视,这是猜着了?

宋福生为难道,“就是这个调任,相爷,不,世伯,晚辈不想领命。因为,说句私心话,为俩孩子。”有点儿求陆丞相的意思,让帮忙给推拒。

怎么会和珉瑞茯苓有关?

和珉瑞没关,他一个小伙子,谁会舍不得他啊。

宋福生心里这么想的,嘴上却说,确实舍不得他俩。

到时,他们才成亲,他做父亲的出去一巡就是最少三年两载,宁可不再跳级升这正三品,只要在京城就行。

恩,宋福生表达了他想去京城。

宋福生说:也不想错过他们两个独立的小孩刚成亲,小夫妻会有感情磨合期,咱说实话,一定会有拌嘴的时候,都年轻过。他在,他能开解开解。更是不想让女儿女婿才成亲,过年回娘家,娘家亲爹娘都不在。

不想错过,成亲就面临三两年内或许会有喜,会错过一些事情。

再多的话,宋福生就不用说了,不想错过外孙女在女儿的肚子里、和出生之类的。

一副他还要带孩子呢的模样。

陆丞相万万没想到,宋知府是这样的父亲,相比做出的政绩,父亲当的更是让他吃惊:“你可知,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你可知,三品为何叫大员?”

“晚辈知道,但晚辈还是觉得,哪怕平调,还是四品,也不想错过那些。我想陪在他们身边。”

陆畔,你感动不?

宋福生“慈爱”地看向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