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487)

有妇女瞅了瞅陪在她身边干活的闺女:

“也不知赶明烤炉房再缺人,俺家妮子有没有那福气进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日日在里头干些细致活,小手都能变细发。还给发头巾子和围裙,瞧着都新鲜,到月给的银钱更是不少。”

“没听马婶子说嘛,不招大闺女啦,你没发现第二批进去的都是小媳妇?那里头除了她几个孙女和外孙女,你看哪有大闺女。”

刚才还在憧憬的婆娘,闻言长叹一声:“是啊,这没法挑人家,条件摆在那。可咱正经人家的闺女,总不能为了让妮子干轻巧活多挣银钱,将来就给招上门女婿吧。那不是坑了妮儿。那可不中。”

她闺女接过话:“娘,眼下也挺好,你看我们几个姐妹,忙完太爷爷安排的活,还要给马奶奶她家做纸袋、粘盒底,这又挖山楂,做糖葫芦。”

“还要做雪糕。”旁边的郭老大家丫头提醒道。

“对,我们几个还要做雪糕,一根一文钱,这些样加在一起,零零碎碎的也挣不少呢。”

一起在挖山楂核的妇女们,还有一遍遍洗山楂的妇女们听到这话就笑,纷纷七嘴八舌道:“就是,咱们呐,知足吧,真是借了大光。以前,咱们冬日里就晓得猫冬,最多喂喂鸡,在炕上缝点针线活,上哪去找不用离开家门挣钱的好活。”

……

葭县、云中县、童谣镇,三家马老太分店。

此时,卖货窗口,外面摆的正是一盘子红彤彤的糖葫芦。

糖浆绕在红果子上,红果子上撒着芝麻,冬日的阳光照在有上面,亮晶晶的。

用王婆子卖货的原话就是:“买俺们马老太店的糖葫芦,你就放心咬。一咬,酸甜伴着芝麻香,还没籽。晓得这红果子俺们洗几遍不?至少三遍,一个一个拾掇干净的,你就咬,吃出一个带虫的,我这一盘都送与你。”

就是这么自信。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更(为盟主笑晓打赏+1)

与此同时,云中县的葛二妞打开木箱,指着里面的雪糕正介绍道:

“你可别说贵,只井水做的倒是便宜,它是冰不是?它也不是雪糕呀。

俺们这个是啥,不信你咬一口,全是奶味。

是日日用最新鲜的奶做的,那上面都带着奶皮子呀。

而且就这雪糕杆,俺们都是用开水煮,一遍遍烫,只柴就烧好些,贵啥贵?

嗳?你别走啊。

你买一根拿家给娃、给你媳妇老子娘尝尝,你听他们说好不好就完了。

就这天,外面越冷,坐在炕头上或是坐在灶台前,一边烤火一边啃雪糕,那才去火呢,吸着哈气吃在嘴里甜滋滋的。

要的就是冬日里吃,比夏日还爽快,和咱冻梨是一个道理。”

路过的大哥被拽住袖子,无奈极了:“我好信瞅瞅,就引得你这么多话。那能不爽快吗?冬日里吃冰,别说去火了,就得被拔的透心凉,嘴都得冻哆嗦。婶子你快别拉我了,我真不买,兜里没带银钱,我就是打听打听。”

葛二妞一把松开对方衣服袖子:没带钱,你瞎打听啥。浪费她吐沫星子。

奉天城。

马老太糕糕兴兴店门前。

由于这个店,太阔气,没有窗口冲外,人家是不输“一品轩”酒楼的蛋糕店,自然是不能将糖葫芦和冰棍箱子直接摆在外面。

那怎么办呢。

马老太在家里时,曾绕着小孙女带着娃子们做的大雪人研究过。

所以,今日来了店里,她在不忙时,就带着宝珠和大德子在外堆雪人。

堆的还是大型的雪人呢。

正好店前面不是用松苗围起个小院嘛,就将两个大雪人一左一右堆在院两侧,一边一个。

老太太直忙活了小半天。

店里来人时,她就跺跺脚上的雪,跟着客人进去,卖点心,收银。

客人走,不忙了,她就出来接着堆雪人。

只看,堆成后的大肚雪人,眼睛是两颗黑扣,鼻子是胡萝卜,小红嘴唇是用红纸做的。

老太太还特意打发宝珠,出去买两块像她头上戴的这种粉色碎花布。

宝珠出去买了,不可能买到一样的花型,但是离远看,都是粉布,也差不离。

老太太认为她给雪人买花布不是浪费,因为她打算将这两块花布再发给送点心小分队,正好让那些婆子们换着戴,洗一洗啥的。

其实,老太太的第一反应是想将两块粉花布给宝珠,宝珠倒是没拒绝,和大伙打扮一样,戴块花巾,没啥。

可是当马老太眼神盯上大德子时,给宝珠吓一跳:她哥可不能戴花布啊她哥。

马老太:切,不要拉倒。你们晓得不?只有第一批骨干才配戴粉花,其他都是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