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612)

“这怎办呀,”尤其宝珠这块,方方面面的,这俩孩子够意思,她就得护住。

买不着粮,这俩孩子吃啥。眼下才哪到哪,日子长着呢。

宋福生刚要说,“我去酒楼看看。”外面午时的丧钟又响了。

靠,这一天天的。

早上就被冻的不行,耳朵到现在还热着。被冻后,耳朵一冷一热就通红。而且好像都被冻大了。

大伙齐刷刷急忙跪下。

心里庆幸,多亏进店了。要是正走路,天寒地冻又要跪在外面。

店里都是自己人。

跪下不老实。

田喜发悄声问宋福生:“三弟,这都啥时辰了,遗诏么的好像还没张贴呢吧。”

宋福生经提醒:可不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新皇在忙什么哪。不赶紧布告天下。

新皇在忙,明明有现成的真遗诏不要,非要将遗诏改掉。追封他先皇早就死了好些年的原配为圣母皇太后,追封他母妃为母后皇太后。

郭氏?

那是个什么东西,哼。

可苦了一众大臣。

宝珠跪在马老太身边,也在悄悄问:“先皇驾崩,以前也这样吗?要一日里按三顿饭这么敲。”

她岁数小,不了解这些,头一回赶上皇上驾崩。

马老太回答:“早忘了,没啥印象,那时候我也小。”也是个小丫头呢。再说一个皇帝一个讲究,屁事贼多。

又稀里糊涂跪了好一会儿,丧钟停,大伙才起身。

可以说,只有老家的宋茯苓知道每回下跪的时间,时间能精确到不行,比陆畔之流晓得的还多:

每回跪16、6666分钟。

你咋知道的?

掐点儿了,闲着也是闲着。

第四百三十八章 关店?(一更)

一品轩三楼雅间。

反正也没客人。

陈东家干脆带着宋福生也享受一把,坐在三楼往下望视角多好啊。

陈东家转动着手里的茶杯,滋溜一口道:

“我也是才回来,回来就将小二遣散回去不少,意料之中的,往后用不上那些了。”

又补了句:“带他们不薄,没给工钱,给拿的粮。”

宋福生点点头:“眼下这种情况,那你带他们确实不薄。也别上火,最起码比我家点心店强。我家几个店,都被人摘了牌子。你这禁酒,但不是没让歇业吗?”

陈东家却摇了摇头:

“往后和歇业也没什么差别了。

看着吧,老弟,搞不好入不敷出啊。

我这里,一向来的就不是吃面条的人。

吃面汤馄饨的,也不进我这里,对不对?找个街边摊吃吃挺好,自在。

面对的都是高门富户,还禁酒。

现在高门富户,比咱小老百姓更夹起尾巴做人。

估摸各府有那不提气的,往后也会被家里人看管起来,怕那些清流文臣,将来别因为败家子给拉清单。”

这话,宋福生赞同。

那是指定的呀。

封建社会,皇上一死,就相当于家里爹都死了,你还敢出来吃喝玩乐?

新皇连媳妇都搂不上了,啥也不能干,着急改年号都得等到明年呢 ,大臣家多个啥。这时候谁敢得瑟欢,往后谁就拉清单。

更何况,往后这要是打起来,前线将士那么苦,百姓也会苦不堪言,吃饭都要吃不上了,你出来大鱼大肉?

换他是新皇,也一定会觉得扎心扎眼。那你家都那么有钱有粮吧,来吧,抄家,国家有难,你家贡献。

所以说,大户们将来在外面,会过的比普通百姓还低调。

当然了,关上大门吃啥喝啥,咱就不知道了。

真正高门大户家里都是有庄子的,库房存的也什么都有,一年两年不采买都成,完全能自给自足。

唉,这世道。

宋福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你家点心店,往后彻底歇业了吧?”

“咳咳,”宋福生捂嘴咳嗽:“咳,我家就是牌子被摘了,做个新牌匾再挂上,不至于吧?”

陈东家有些不好意思,咱不是咒人家,就是觉得:“我以为齐府大少奶奶会派人来说,不让你们干了。”

“为何要这样讲?”

“齐府大少奶奶是陆家三小姐,老弟应比我了解陆家的为人处事吧。咱兄弟俩私下说哈,陆家人做事一向这个。”

陈东家翘了翘大拇指。

继续道:

“这要是换成旁姓是国公府的门第,哎呀,早就得不知怎么得瑟好了,出门就得耀武扬威,那样的人我见多了。

可你看国公府平日里,谱还没有三四品大员家摆的开。

所以,我寻思着,以陆家人的作风,往后百姓要是都缺粮了,搞不好今年还会征粮,会让老弟家用细面做贵点心往外卖吗?

那样的人家,不差挣银钱,恨不得挣银钱也只是凑个热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