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633)

这不嘛,给你们拉些粮,也不知够不够。不太放心,我就跟来了。”

宋阿爷眼圈忽然一红,心口热到像有东西往眼睛里涌。

一个健步上前捉住老员外爷的手:“他伯,我,你?”

马老太也极其热情地拽主员外爷的老妻往院里进:“咋样啊,你们那头征兵了没?”

这话弄得员外爷老妻没等进屋就差些哭,“征了,怎办啊,我路上本就埋了一个儿。这也是我们这趟来,想与你们共同商量商量,看看人多能不能想出个办法。我家老爷在家常说,你家三儿脑子活。”

宋阿爷在那面已经告诉了:“俺们或许还真有办法,福生已经被找去了。”

“什么?被找哪去啦?”

“走走走,进屋唠,先进屋,咱慢慢说,正好一起等福生家来的,或许真能给你们想出招。”

与此同时,奉天城某衙门处。

毛俊易本不需要见宋福生。

他是多大个官,手底下管的事太多,现在正是他最忙的时候,但还是决定亲自见。

宋福生也看出来了。

只他俩谈话,就被打断了好几回。有时连句完整话也说不上。

有拿着文件让毛俊易审批的,有让卡印章签字的,频繁有人进来请示。

另外,毛俊易的办公室里,只文书就四个,像现代的秘书似的。

这四个人,各司其职。其中一位是负责记录毛俊易和他的谈话内容,整理出文件备案用。

“喏,你也垫一口,也、饿了吧,”毛俊易指了指刚被送进来的包子。

忙了大半天没吃饭,这几日一直都是。

肚子不饿到咕咕叫,想不起来吃饭,毛俊易实在是太忙。

“不用一口一句回大人,随意些,咱们边吃边谈。你先与我讲讲,我要是给你划拨五百亩地,你能种出多少辣椒。”

这样的一个领导,宋福生一看他就是干实事的。

也就不饶弯子道:

“大人,算呗。打算以采收干红椒为主,每亩地,移栽密集一些,行距十二寸上下,株距不足一寸,每穴栽二到三株,那么亩栽就是一万八千株上下。”

宋福生又眯了下眼,在心算:

施肥打算只用家禽、畜肥加草木灰加腐植的堆肥,用这种最基础的肥料。

以及考虑到辣椒自身的生长特点喜高温,早种低温不发芽、家里是几斤辣椒能收一斤干辣椒等等。

他告诉毛俊易:“一万八千株,那就是亩产干红椒五百斤上下,如果是收正常的绿辣椒,亩产两千五百斤上下。”

宋福生不知道自己说这番话是什么模样,但是在毛俊易和他的秘书眼中,宋福生只微微顿了下就能告诉答案,速度之快,一看就是个技术流。做事说话,更是个实干型。

第四百五十四章 唤醒了在心底的英雄梦(一更)

俩人之间的谈话再次被打断。

一名官员手拿文件匆匆进来,路过时看了眼宋福生。

那名官员大概有点挺意外,大人竟在这么忙的情况下,面见一位平民。

“你们先吃着,你说。”

办公室里的几名文书,一看就是很了解自家领导的样子。

领导让吃包子,真就抓紧时间吃。

一会儿还有工作,他们已经好几日没休息,没白没黑的干。

这几名文书也毫无架子。

其中一位示意宋福生来他的办公桌前,快些吃,吃饱了才能好好干活。

这种工作气氛,让宋福生突然对这个封建朝廷有了很大很大的改观。

对曾经的燕王、现在的新皇,好感也蹭蹭的往上去。

燕王要不是实干型,就带不出像毛大人这样的下属。

来之前,这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他以为自个进来,正事没说几句,就要跪倒爬起跪倒爬起,一口一句回大人怎么怎么滴,不够费劲的。

宋福生坐在圆凳上,一边吃包子,一边还听到了不少。

他觉得,自个已经知道其中一个国库在哪了。

这古代人,说话怎么就不注意呢。

宋福生很操心,心想:这不行啊,这属于漏洞,往后这方面得加强呀。朝廷最好弄出个保密条例,细化一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多亏他是个好人。他要不是呢,是不是?容易让敌军寻到蛛丝马迹。找到咱库那不就完了嘛。

因为进来汇报的官员说,尚书大人已经审批多少多少粮食。

宋福生知道,这个尚书应是指户部尚书。

至于毛大人毛俊易,是侍郎,相当于现代的副部长。

毛大人可是很有实权的。

负责搜索、征集粮秣、给养、军饷征收、调配、发放。

粮草可不只是粮,还有被服、药品、财务、服装等等,所有军需的验收、转运,毛大人全部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