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635)

这些都需要时间。

毛俊易也急速在心里计算,宁可给宋福生多打出一些天数,也不能往少了算。

那么就是从九月中下旬开始向各处运送,路途需要多久,十一月中旬能不能送到兵将们的手中。

尤其是镇压更北面的游牧民族大军,那里天气极寒。

是的,我们不仅要攻打前面,我们后方也要防。

虽然这么多年与游牧民族一直井水不犯河水,用珠宝茶叶等从那里购马,那里也和咱们这里有些交易。但是谁知道游牧民族会不会趁乱扰我们边境,不得不防,那里也驻扎着很多兵将。

“好,本官明白了。”毛大人示意其中一名文书给宋福生一个军需官的牌子,到时两面都要凭牌付货收货,然后示意文书再带宋福生去支出银票。

宋福生听着这俩人对话,有点惊愕:什么银票?还给钱啊?

毛俊易瞧见宋福生的表情突然有些意兴阑珊,认为自己,刚才或许还是有点看茬人了。

原来在涉及银钱的时候,没有百姓会完全体谅朝廷,站在朝廷的角度去考虑难处。

是,他知道那伙人的辣椒价,去小摊试吃过,在酒楼买过青椒,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卖的价格在六十至八十文上下,想必即便到了夏日大面积种植,只青椒也会卖到最低五至十文钱。

就更不用说五斤青椒才能得一斤干红辣椒了,干红估计会卖到三十文到四十文上下。

陆公子也有嘱咐,他们明年将面临把种子贡献给朝廷,那今年收购,就务必要给一个合理的价银。

可毛俊易认为十文钱一斤,在他看来已经很公道。

这就是陆公子嘱托了,要是没有陆公子,他老毛给普通百姓会压到三至五文,并且不会提前给。开玩笑,很有可能一直压着帐。

要知道这里面还给免兵役了。

他老毛永远认为,朝廷有难,匹夫有责,跟朝廷谈多与少?能提前给你,是考虑到你们这伙人别再因为没有流动银钱,再耽误往前线送货,挣钱是不是挣疯啦。

就在毛俊易表情如常,可心里却已经对宋福生的印象往普通百姓身上转时。

被文书带到门口的宋福生,忽然不走了,回身道:

“大人,草民觉得会不会给多啦?朝廷眼下正是最难的时候,只需给草民等众人一些买牲口犁地的银两就行,两千五百两,太多了。”

啥玩应,其他几位文书:“……”

毛俊易:“……”

“大人,而且草民还有话没说完,辣椒谈完,草民还有两样想呈给大人看。”

宋福生解下身上的包袱,三种样品露出:这是鸡肉肉松,这是用牛奶做的奶豆腐。

他举起最后一样黑乎乎的的样品,最后一个可厉害了:“大人,草民的女儿给它取名叫黑列巴。”

为了制作这个黑列巴,茯苓最近一直在试做,忍着拉嗓子一直在试吃。

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面包除了白净好吃,其他就是个弟弟

说起这个黑列巴,谁也没有宋福生感慨良多。

他说他想奉献,为未来的安稳日子、为子孙后代,为前线出把力,一顿东琢磨西琢磨,纠结来纠结去。

而他女儿,只是在劝他时表态了几句,转回头就化为行动。

女儿的行动全部落在了实质上。

女儿和他说,有考虑过方便面、压缩饼干等现代单兵口粮的制作,但这些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一,费油。

二,费细粮。

即便做出来也不是给普通士兵吃的,是给将领吃的。

将领真的需要他们操心吗?有国人的油茶等冲泡的细面食物。很多情况下,将领饿不着,队伍中最先受饿的永远是普通士兵。

二,没有合适的外包装。

像压缩饼干,运输没有火车汽车,完全靠人力推,路上运送时间太久,这样的饼干和方便面等口粮储存会发霉发潮。

更何况,最重要的是没有抽真空机,没有压缩机,压根就做不出来。要想量产,是需要与之匹配的生产力水平,而这些工业化的机器,这里没有。

女儿曾言:将脑中的想法到成为现实中产品的距离,爹,比我们逃荒的路还长。

然后茯苓就开始重新细致地翻阅书籍。

寻小米加步枪时代的口粮。

得出结论,好多这里都有。

像饼、盔,什么小米等等。

像面茶米茶等还是那个问题,在少量缺粮的情况下,这些费油的食物还是给将领吃的。

而饼、盔等等,也还是面临保质期的问题,它能挺十天不坏,它能做好后挺住两个月不坏嘛?它还需要埋锅造饭。

假设十万大兵要是埋锅做饭,没什么事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