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659)

四壮检查一番后,终于直视宝珠,指着大德子挂在屋里的衣裳。

宝珠懂四壮想问啥,就告诉道,她哥本是能回国公府的,由于腿脚不行,征兵也征不到他头上。

可哥哥背着她,竟主动托了国公府以前的老管家,去了城防那里帮养军马。非要出一份力。

还说,不在家,也能省出一份口粮给妹妹,让好好在家。

宝珠气愤说:“他就是拿省口粮当借口,去陆家也能省。”

四壮在本子上写:能给你哥送信,让他知晓你去任家村吗?

宝珠愣愣道,城防,能,找国公府的老管家就能传话。

那走吧。

“啥?”

专门拉脚的牛车上,这里坐着好些花一两个铜板等待发车的人。

四壮他们一到,就凑齐一车,可以发车了。

四壮选择离宝珠远远的位置坐下,但是却递过来一直扛着的棉被,示意宝珠围好。

蹭了半截路,剩下的路就要靠腿走了。

四壮将棉被打包好扛着,在前面放慢步子走。

宝珠在后面,时不时抬眼看看前方高大的背影。

四壮走着走着,忽然回眸,从怀里掏出块热乎饼,还知道饭点到了,要让女孩子垫垫肚,水囊也解下来,用满是茧子的手,蹭了蹭水囊口,免得人家嫌他脏。

第四百七十章 被赖上了(一更)

宝珠进村。

马老太很吃惊,拎着木勺带小跑赶过来,还问哪:

“四壮,你是啥时候走的?我怎么不晓得。”

“宝珠,咋样啊,我还惦记呢。但想着你没啥大事,你哥也不会被征,这一天天给我忙的,脚打后脑勺。你们俩是搁哪碰见啦?怎么是一起回?”

田婆子亲切地拽住宝珠的手,“这小胖手冰凉,走走走,回家,到家说。”

路上。

马老太给宝珠介绍葛二妞她们:“这都是你奶奶。”

有村里婆子们好信儿问,“队长,谁呀?”

马老太没说是以前店里小丫鬟之类的。

她是晓得的。

别看村里人只是农民,但是对丫鬟啥的,还低看一眼呢。

村里要是有哪家过不下去,将孩子签契卖到大户人家当丫鬟,往后即便穿着绫罗绸缎回来,让娘家真借了光,在正经过日子人家眼里,也仍被瞧不起。是一件被人戳脊梁骨的事。

正经人家眼里,家里再穷,也不能让孩子出去伺候人,签了契,就生死不归自家人管,那可不行。

不过,话说回来,宝珠不属于被父母卖与陆家的情况,是根上爹娘就是陆家的家仆。

可咱没必要和村里人废话不是?他们别再听不懂,好好的闺女,给瞎传一通犯不上。

再说,与外人讲话,那么实在作甚。

“啊,奉天城里来的,亲属家的孙女,我干孙女。”

……

“胖丫啊,胖丫?”

宋茯苓从点心房出来:“宝珠?”一眼就看到了奶奶身边的宝珠。

女孩小脸红扑扑,被冻的累的,走了老远的路才到村里。瞅着宋茯苓笑。

当天,大伙就都了解到宝珠的情况了。

这就是那个在封城期间,兄妹俩掏出积蓄不去排队抢粮,很是实在,死守点心店给垫钱,且父母早亡的苦命宝珠。

哥哥大德子,这回又干了一把实在事,没被征兵却主动给前线养马去了。

这俩孩子的心性,一听就顶顶好。

阿爷说,“住下吧。一个小丫头,自个在家可不中。明儿将口粮拉来,大门锁好,就在这干活。你本就是点心店的,这里正好缺人,跟着姐姐妹妹们一起挣俩钱,也不算白在这里呆着。”

住在哪呢。

马老太让大丫二丫带着宝珠,和李秀她们都住在河这面,方便干活。

一炕的小丫头,也没那些讲究。

总是比去三儿家和胖丫住一起强。

三儿家虽然有地方,但是隔着炕墙,宝珠又不是三儿的闺女,女孩这么大了,不是那么回事。再说牛掌柜岁数大了不算,三儿家还有个四壮呐,那得隔开,对不?

所以,看马老太这态度就晓得,她误会了。

老太太以为四壮今日进城,是小孙女不放心宝珠,打发四壮跑一趟腿。

其实,不止老太太,宝珠也是这么认为的。

茯苓姑娘,对她一直是,唉,该怎么形容呢?她很幸运。

她宝珠也早已将茯苓姑娘放在了心窝窝里。

茯苓姑娘:“……”

晚上。

宋福生、宋茯苓、钱佩英在灶房里,望着四壮。

一家三口思想同步,用眼神交流,在心里响起了吉祥三宝的音乐:

“老妈?”

“嗳。”

“你知道他是去接宝珠了吗?”

“不知道啊。”还给揣上了一两银子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