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875)

一天后,马老太赶牛车进城了。

来到奉天城。

老太太先寻到虎子,让虎子将从三儿媳那里讨来的一小坛白辣椒,还有她亲手做的九寸蛋糕送去国公府。

教老太太做蛋糕的是二丫,那是亲孙女,不用威胁,瞪眼就不敢吱声。

帮老太太送蛋糕的是外孙虎子,那更是会保守秘密。

虎子没想到姥姥的威力真是无穷,在国公府的角门才一提为“马桂花”跑腿,这里的管事就往里传,有人给他倒水,有小厮冲他客气的叫“小哥。”

最后连大管家都来啦。

听那意思,连信件带东西是要直接送到内院的。

虎子就想起了第一次来国公府、恩,外面。

他和三叔还有郭伯伯,他们就绕着上马石看,后来让人给撵跑。

送筐蒜黄,又不要钱,却一副还要求爷爷告奶奶样。

你再看咱姥。

话说,姥是怎么做到的?

马老太:你别问,问就收拾你,嘴闭严实的。挥舞着鞭子:“俺回村了,你换换衣裳,天热,那衣裳都有味儿啦。”

而收到礼物的老夫人,正将信拿远,眯眼亲自看,边看边点头。

秦嬷嬷将蛋糕打开,老夫人还望着那点心上的字说道:“已然猜到,不过,桂花还是有心了。”

长公主嘴里出现的屯呼呼名字越来越多。

——

没隔几日,奉天城就迎来最大的盛事。

百姓们换上最好的衣裳跪地。

皇宫大门敞开。

在开满丁香花的季节,天子车架从里面驶出。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曾经治理这荒芜之地的燕王、现在的新皇,听到如春雷般的“万岁”,望着他的臣民,望着这座城,一时之间感慨至极。

这里,永远是朕的龙兴之地。

“圣尊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老夫人的座驾,比她夫君靠前多了。

而且是皇上非要让老夫人随后,老夫人多次推辞。

皇上说:“皇家,朕就剩您一个长辈了。”

就这样,在本朝无皇后的情况下,皇后也就是曾经的王妃已经没了四年之久。

老夫人的车架先于贵妃娘娘,更不用说其他娘娘了。

“千里马”镖局在一阵噼里啪啦鞭炮声中正式营业。

宋阿爷第一次来城里。

穿着棕色锦缎衣。

恩那,可好啦这衣裳,是福生孙给置办的,非要给买。

活这么大岁数头回穿,都不敢抽烟袋,怕火星子给烧出窟窿。

他老人家捂着耳朵瞅着鞭炮:这得崩出去多少冤枉钱?

本来俺们是有大呲花的,但人家军方不让用了,说那五彩呲花一上天,容易被误会战事起。

其实千里马之前还没营业呢,就有人找去了,还是两家高门大户。

也不看看是谁给打的广告。

作为第一次押运,宋福生扔下书本出现了,特意开了誓师大会:“稍息,立正,出发。”

对的,就是这么开的会。

无需多嘱咐,因为京城之行的第一趟,宋福生派出了“精英队长”:一瞎、一瘸、一甩头发。

而这些扔下锄头“再就业”的各县各村汉子们,望着他们的大老板宋福生,更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干掉碗中酒,齐刷刷向供着的关公行个礼。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行驶在去京城的路上,宋富贵心飞扬,头发更是迎风飘动地唱道。

他的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千里马”骡子队。

富贵这一嗓子开吼,汉子立即跟唱:“嘿,嘿参北斗啊,生死之交一碗酒啊。”

“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啊!”

汉子们齐声:“嘿嘿全都有哇,银子粮食全都有啊。”

一个月后,皇上向天下昭告:开恩科。

第六百一十章 花骨朵,你看看人家?

由于皇朝四分五裂而中断了近十年之久的科举,随着新皇登基,迁都回京城,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选拔的春天。

这份向天下读书人急发出的昭告,让许许多多白发苍苍的读书人落泪。

他们等了太久了。

也让像陆畔这样的学子,有了进考场的机会。

因为以前还能参与科举时,他们只是孩童,当到了能进考场的年纪,科举中断。

……

马老太糕糕兴兴店里。

重新开张啦,开张好些天了。

是顺子亲自找的老太太谈话,透露了一句:“眼下那铺子是我家少爷的,正空着,您老人家快给张罗起来吧。”

果然,当时老太太眼睛只眨巴了两下,转头就拉起了队伍。

由顺子配合她,购砖,搭炉子,店里的几个大烤炉子搭起,大德子讨回来,蛋糕店开张,粉头巾戴上,给“大师傅”二丫有时都带去现场制作,还是谁也拦不住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