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搞基建(251)

民报上更是对这起事件大肆报道,着重渲染严晏的“诚意”和贵族们的“矜持”。

最后天下已经过半的王田制度为严晏脚下铺上了一层登高路。

而民间的百姓们也欢呼不已,觉得这位主持王田变法的大人可真是厉害。

贵族们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名声。

至于贵族平易近人的形象?不,他们并不需要,本来就不是一个阶级的存在,他们还是让下面的人高高仰望的好。

贵族们的良田变王田后,严晏所主持的王田变法已经过了一大半,按照变法来说,此时的严晏已经可以称的上是成功了。

因为他的“大势”已成。

不管做什么事情,凡是能够占据一半以上的力量,几乎就能快速的对剩下的一小半进行快速收复,纵使有心人不认同这样的形式,却也绝对撼动不了这股碾压式的力量。

收复王田一事变得更加顺畅,把事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严晏开始提笔,把自己原先已经想好的王田律法。

之所以要把良田变为王田,为的就是更好的推行王田律法。

要不然天下都是良田,想要推行王田律法将会是无比艰难,处处都是阻力。

不过好在,这最艰难的一步已经彻底过去。

郊外,王生看着百姓们长势良好的庄稼,唇角不由溢出一抹浅笑。

“王田一事,功在千秋,我们这回能够成功,可真是太好了。”

这样一来,天下的百姓们都能够分到几分薄田,不能够进行买卖的田地就是他们的最后的退路。

王生打从心底由衷的开心。

“是么,可我倒是觉得,这才仅是一个开始呢。”

“是我们推行了王田,今后我们也有去维护它的责任,最重要的是,是培养对王田制度维护的后人们。”

“要不然,法可以立,同样也可以废。”家出身的齐廖道。

王生听了笑容收敛,道,“对,你说的没错,这才仅是一个开始。”

这不是一代人完成以后就能高枕无忧的,而是需要世世代代都耗费心血投入进去维护它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功在千秋。

第114章

把田契上交,得到一笔可以称得上是丰厚的补偿款,众贵族不觉身上猛的轻快起来。

在【食楼】偶尔和那些士大夫们相遇上,皆对彼此之间的境遇相视一笑。

有些话并不需要挑明了说,只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待严晏主持的王田一事声音缓和下来以后,人们的注意力被新的消息转移,贵族们悄悄的进了咸阳宫。

“说吧,你们以后的打算。”赵燕歌早有准备道,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贵族们主动会有后招。

不过能找到他面前的,应该不是公孙起所猜测的贩卖人口。

“陛下,我们想跟随在大秦的外贸团队身后喝口汤。”贵族们看着赵燕歌道。

“哦,你们知道去了西域就一定能赚?”赵燕歌听了不由挑眉道。

这次大秦对外贸易分为两部分,国库占七分,赵燕歌和公孙起夫妻两人的私库占剩下的三分。

赵燕歌没想到这些贵族们会盯上大秦出使西域的团队。

不过也不稀奇,贵族们都是有底蕴的,自然比朝中和天下大部分人都知晓西域那边的利润。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亲自组建商队前去西域做交易?

无他,实力尔。

到了陌生人的地盘,你就算能赚满盘金钵又如何,到时候人家找一个借口扣押,或者人数众多给你来一场蒙面抢劫,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贵族们算不得多聪明,但是他们不傻,跑到别人地盘送菜的事情他们没有干过。

这次要不是因为大秦实力做靠山,他们也不会起这个心思。

大秦出使西域的外贸团队一年也走不了一个来回,不过赵燕歌并没有打算干等着第一支队伍回来,而是准备组建第二支出使西域的外贸团队。

听到赵燕歌说下次出使就在一个月之内,贵族们感到惊喜,“陛,陛下,不等第一支外贸队伍回来了么?”

“不用等了,不管交易是赚是亏,大秦的队伍不会是吃亏的一方就是了。”赵燕歌道。

真要一年一次西域之行,他有生之年还能等到大秦彻底繁华起来么?

时隔数月,大秦对外贸易一事在朝堂之上再提,初春就已经出发的第一支队伍,按照行程预计估计还没到西域呢,现在又出发一支队伍,文武百官们听了心里觉得有些不稳妥。

可是这一次,赵燕歌拿出了数据证明。

只要具备足够强的实力,能够保护的了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出使西域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一件事。

在匈奴把西域之路给堵住之前,出使西域的国家可不在少数,而贵族们家中就有数据记载。

上一篇:锦绣山河 下一篇:沙雕拯救世界[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