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第一公主(419)+番外

梳妆楼。

听到隔壁传来的声响,李令月眉头紧蹙,叫来昭善,“你过去看看韦孺人是什么状况。”

李显的第一个孩子,偏偏是在太子去世之后出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昭善答应一声,带着婢女到了隔壁。

庭院里人头攒动,婢女、仆妇们垂手站在甬道两旁,彩衣婢女簇拥着廊下一座矮榻,英王妃赵观音歪在榻上,斜倚凭几,一边吃茶,一边听着里头的动静。

使女进进出出,一盆盆热水送进去,冒着血腥气的冷水送出来。

昭善向赵观音禀明来意,赵观音笑盈盈道:“难为公主惦记着,这里万事有我呢,请公主宽心。”

英王府孺人产子,确实该由英王妃来照管,昭善问候几句,告退回去。

回梳妆楼的路上正好迎面看见裴英娘,她迎上去,“王妃可还好?公主担心王妃,昨夜问起好几遍。”

裴英娘揉揉眉心,“阿姊没有大碍吧?”

昭善叹口气,说,“公主哭过一场,没用朝食,驸马劝了又劝,才吃了碗杏酪粥。”

两人说话间,慢慢走回梳妆楼,裴英娘听婢女说裴英娘来了,不等人搀扶,起身走出来,“阿父怎么样了?”

裴英娘上前几步,扶着她坐在栏杆旁,“阿父刚才册立六王为太子,这会儿已经睡下了。”

李令月倚着栏杆,冷笑一声,“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亦是,没了五兄,还有六兄……不知六兄这会儿是伤心,还是惊喜。”

裴英娘拍拍她的手。

姐妹俩相对沉默了一会儿,殿外浓阴遮蔽,一丝丝冷意浸上来,李令月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两人互相搀扶着回到内室,李令月勒令裴英娘去洗漱,“就在我这睡一会儿,偏殿太远了。”

李治随时可能传召她们,回偏殿确实不方便。

梳妆楼的婢女服侍裴英娘洗漱,昭善和半夏一起铺床叠被,李令月把薛绍赶去玉仙殿,“你跟着八兄,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不必陪着我。”

裴英娘沐浴的时候就直打哈欠,洗完出来,连朝食都来不及吃,刚坐到床褥边沿,就困意上头,挨到枕头时已经睡着了。

使女们放下软帘,点起一炉安神香,蹑手蹑脚合上屏风。

裴英娘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巳时醒来,看到陌生的帐顶,呆了片刻,才慢慢想起自己并不在偏殿。

使女掀帘,捧来热水巾帕,伺候她梳洗。

李令月让昭善去传饭,“吃不下也要吃点。”

饭菜很快送来,厨下反应很快,食案上一律都是素菜汤羹,连用猪油炸的茶食也没有。

裴英娘刚刚抄起筷子,院外响起一串笑声。

英王府的婢女快步走进庭院,“孺人生了一位小娘子!母女平安!”

婢女们跟着笑,四下里一片恭贺声。

不管玉仙殿如何风云变幻,新生命的到来,总是值得欢庆的。

因为太子李弘的死,九成宫之行提前结束。

回去的队伍,一眼望去,尽是披麻戴孝、面容哀戚的侍从。

李令月临近产期,受不了旅途颠簸,留在九成宫,等生产过后再回长安。

裴英娘留下陪伴李令月。

李治悲痛不已,坚持要追封李弘为孝敬皇帝。

本朝没有父亲追封儿子为皇帝的先例,大臣们纷纷上书劝谏。

唯有武皇后支持李治的决定,并亲笔为太子写就一篇祭文,称赞李弘贤德孝顺,字字句句,透露出她对李弘的慈爱之情。

帝后痛失爱子,彼此安慰,一起追忆当年抚养李弘长大的往事,感情似乎又变好了。

裴英娘几次求见李治,都被内侍无情拦下。

除了武皇后,李治不见任何人,每天不是看着李弘生前书写的文章书卷默默流泪,就是为李弘的谥号和大臣们争吵。

裴英娘最后一次看到李治的时候,刚刚喊出阿父两个字,李治看也不看她一眼,拂袖离去。

她站在空荡荡的回廊里,忍了很久,才把眼泪忍回去。

“阿父伤心过度,才会如此,你别往心里去。”李令月安慰裴英娘,“等我们回到长安,让阿父给你赔不是。”

她推推倚在廊下发呆的裴英娘,“池子里结了好多莲蓬,我们去采莲蓬吃?”

裴英娘意兴阑珊,枕着隐囊瞌睡,鬓发蓬松,未施簪环,半见色披帛垂下栏杆,落在廊下的花丛间,随风摇曳。

她知道李治并非普通的长辈。

他是天子,是皇帝。

他高兴时,能随手颁下大笔赏赐,金银财帛,庄园别墅,流水一般,源源不断。

他硬起心肠时,贬谪老臣,驱逐亲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枯拉朽,诛杀大批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