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进年代文里养娃记(104)

作者: 薄荷一颗糖 阅读记录

阿宝喜欢吃饺子, 每次回家, 木蓝都买了肉菜回来, 一家人一块儿擀饺子皮,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饺子。

“可惜我姐在外面吃不上这个。”巧灵有些可惜地道。小的时候, 她娘忙着做买卖,都是她姐帮着带她,她和巧心的感情深厚。阿宝是个男孩子,有些粗枝大叶,可巧灵虽然淘气, 但心里却总惦记着她姐。

阿宝说,“你们听说了吗?上个月十八号, 东洋人突袭了东北军,东三省那边打起来了。我们同学都义愤填膺,说是要上街**,抗议侵略暴行。”

木蓝听了心里叹息, 这仅仅只是个开端, 东洋人的野心不止如此,再过几年,不止东北,就是华北, 华南也会沦陷。

陈致远也叹气, “这世道什么时候才能好,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才能过几天安稳日子。”从他出生至今,时局一直动荡,先是甲午海战,再是八国联军,后来推翻了帝制,却又开始了军阀混战。他想起了他小的时候,他爹还盼着他好好读书,将来中个举人。可等他长到了能考取功名的年纪,前清已经亡了。这几十年来,时局一天一个样,往后的事,谁又能预料到呢。只求在这风雨飘摇的乱世,能尽全力护好一家子人了。

接下来的日子,木蓝依旧踏踏实实做着买卖,陈致远的茶叶铺子也渐渐开大,从南雀街开到了大马路。陈致远这人做买卖头脑精明,又讲究诚信经营,他原本从小看他爹做茶叶生意,便耳濡目染,如今自己做了这些年,对于里头的门道倒是有了些自己的见解,摸索出了路子来。这几年来,他的买卖越做越大,成了这一带有名的茶商。

而木蓝一家,也从甜水巷搬了出来。他们在城北买了处三进三出的大宅院。原本阿宝和巧灵都喜欢住小洋楼,但木蓝这些年住惯了院子。从前陈致远在院子里种了花,还种了葡萄树。到了秋天,坐在葡萄树下,头顶用竹竿搭起的架子上便挂满了一串串紫色的葡萄,站起身一伸手便能摘下,别有一番意趣。

如今搬进了大宅院,地方更宽敞了,除了葡萄树外,陈致远便又让人种了石榴树,柿子树。木蓝是个讲究实际的,她觉得这些果树比花花草草的强多了,到了时节,还能摘果子吃。

柳婶老两口的年纪大了,木蓝便把他们也接过来同住。这院子够宽敞,平时就住了木蓝和陈致远两个,再接来柳婶老两口,几个人倒也热闹些。

这些年,刘大帅倒台,后来上位的吴大帅屁股还没坐热,便也倒了台。再后来换了好几任大员,眼下省城最大的官,听说叫陈正谷。

木蓝乍一听到这名字时,觉得有些耳熟。再后来,有一回,阿宝上街**被关了起来,说是要杀鸡儆猴。她豁出去在街上拦下了陈正谷的车,等对方从车上下来,她这才发现,这人不光名字听着耳熟,模样看着也有些眼熟。

倒是对方先认出了她。

“好些年没见,我可还惦记着当年除夕夜吃的那盘饺子。”

木蓝这才想起来,原来这人便是当年夜里翻了她家院墙,说是刺杀刘大帅的刺客,正被人缉拿,而她指点他藏身在了根生家的老宅里。没想到他当年成功逃过一劫,不仅如此,这些年过去了,还做了这样的大官。

于是,阿宝便被放了出来,而陈正谷还给她的酱肉铺子题了招牌。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可战争的阴云也在一天天逼近。

谁都没有想到,等到东洋人打了过来,陈正谷卖国投了敌,又在伪政府里做了官。

木蓝便叫陈致远把招牌拿了下来,劈了当柴烧。

“真后悔当初给他指了条路。早知道,便拿他去换了一百块大洋的赏银。”木蓝道。

陈致远说,“这也怪不得你,当年刘振德坏事做尽,刺杀他也算是为民除害。谁能想到,他如今会变成这样的软骨头呢。”

木蓝和陈致远商量,反正现在几个孩子都大了,今后也都有各自的路要走,他们便把这些年挣下的家业,捐出了一大半支援前线,只有早一天把东洋人赶跑,才能早一天过上安生日子。

陈致远很赞同她的想法,他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今我上了年纪,不能再上阵杀敌。但求能为国家做些事情,这些家财散了便散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要是成了亡国奴,哪还有小家的好日子过。”

这些年,巧心一直没有音信,陈致远很是担心。木蓝劝他,时局这么动荡,不光是国内,就是欧洲,也到处都是战火。巧心在大洋彼岸,反而安全一些,也许没什么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陈致远叹了口气,“罢了,如今他们都长大了,天高任鸟飞,只剩下咱们两个相濡以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