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133)+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神瑛侍者道:“先前选了那荣国府,本是因贾家一门是盛极而衰的命数。如今出了变数,贾家昌盛,旁的勋贵的命数也扑簌迷离,我这一劫,怕是全不得了,只好另寻时机。”

道士问:“变数何来,仙姑与侍者不曾前去探查?”

警幻仙姑落下一子,蹙眉一叹,道:“我本草木之灵,生长于清气之中,最忌红尘煞气。那变数乃沙场宿将,杀伐之气甚重,我不敢近身,只远远看了一眼。见其眉目清正,有龙气相护,便知此乃天意。我等修行之人,最该顺天应命,既是天意,需违拗不得。”

一僧一道相视苦笑,和尚自百衲衣里掏出补天石那蠢物,苦笑道:“石兄,你也听见了,非是我二人要食言,实在是天公不作美,你还得等上一等。”

那蠢物颇不乐意。

但它道行浅薄,法力低微,红尘富贵一事还需仰仗僧道,也不敢抱怨,只得说无妨。

警幻仙姑留了茶,僧道盘桓一时,便即告辞,约定下一个劫数开启时再见。

作者有话要说:对,没错,我把贾宝玉蝴蝶了之后 把林黛玉也蝴蝶了。红楼什么的,下个元会再来吧!

明天发王熙凤。

第70章 王熙凤

“啊!”

再次从梦中惊坐而起, 王熙凤抚着胸口,大口大口地喘气。

“姑娘。”

守夜的喜儿连忙披了衣服,擎着烛台疾步转入屏风内的架子床畔。

她将烛台安置在床头的小几上,撩开了纱帐, 担忧地看着满面惊惶的姑娘, “可是又魇着了?”

听见人声, 王熙凤才定了定神儿, 眼中渐渐有了焦距。

“是喜儿呀。”她叹息般地说了一句,嘴角勉强扯了扯,却还是扯不出一个完整的笑容。

原来, 是梦啊。

不, 那不是梦, 那是她死不瞑目的前世!

她王熙凤一生作恶多端, 有什么下场都是应该的。

可是, 她的巧姐儿何辜?

就因为生在了贾家, 就要落得个操劳致死的下场?

王熙凤清楚地记得, 她死在了狱中之后, 许是心有挂碍,魂魄不为地府所容, 就飘飘乎乎的, 直往那执念深处而去了。

然后, 她就看到了她的女儿, 她那被狠心的舅舅兄长卖入烟花之地的女儿。

直到那时, 她才恍然惊觉:原来, 少年时一心恋慕的贾琏,终究还是耗尽了她心头的最后一丝情谊。

她心中所余,唯有她那苦命的女儿。

但再怎么如何, 她也只剩一缕幽魂,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被逼着学那些淫_词_艳_曲,稍有不谐便挨打挨骂。

她愤怒,她怨恨,她恨不得把那些欺辱女儿的老鸨龟奴都咬死、掐死!

可事实上,她除了一次又一次徒劳无功地穿过那些人的身体,什么都做不了。

还好,还好,刘姥姥虽出身市井,却是个知恩图报的信人,倾家荡产地将巧儿赎了出来。

那时候,她是感激刘姥姥的。

巧儿本是罪臣之后,又被卖进过那种地方,讲究点儿的人家自然不愿意聘了做妇。

但刘姥姥的女婿王家本就是农户,能娶上媳妇儿就不错了,哪里还讲究那么多?

再加上巧儿貌美,那王板儿野长在乡下,何曾见过这么标志的姑娘?

无论如何,巧儿总算终身有靠,王熙凤欣慰不已。

可是,好景不长。

那王家人本就是好吃懒做,发迹原是靠着贾家资助。

后来卖了田地赎了巧姐,一家子就又回到了刘姥姥到贾家打秋风前的日子。

人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又云:贫贱夫妻百事哀。

王家夫妇虽碍于刘姥姥,不曾说过什么,但日常对巧儿的态度却是一日差过一日。

那板儿纵然像刘姥姥一样能干,但他一个人再怎么着,养一大家子也是吃力。

她的巧儿素来乖巧,见板儿每日起早贪黑,心下不忍,便也学着地里、家里的活儿,一日也不肯停歇。

可怜她的巧儿呀,本是金门绣户里的小姐,没过多久,便粗糙了手脚,晒黑了脸庞,与乡下农妇无异。

到最后,更是年纪轻轻便操劳过度,咳血而亡。

王熙凤一缕幽魂送走了唯一的女儿,越想越不甘心,怨气升腾,神魂震荡,不知怎么的,就逆转了光阴,回到了她十二岁的时候。

这个时候,她对贾琏已有好感,但贾王两家还未议亲。

她知道,过不了多久,她的叔父王子腾便会给她两个选择:

第一,代表王家与贾家联姻;

第二,嫁入皇室,成为王家站队的筹码。

前世的时候,她为贾琏皮相所惑,选了第一条路。

叔父疼她,便顺了她的意,转而将宫中的势力都投到了表姐贾元春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