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266)+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可是,三皇子却猜错了,就连圣人也没想到,太子当着圣人的面应的好好的,但朝堂之上,太子一党的人却是依旧我行我素,今日弹劾这个,明日弹劾那个,甚至比之前些时候更疯狂了几分。

* * *

“砰!”

“太子到底想干什么?”

三皇子气的一把将一个汝窑三足笔洗摔在地上,愤怒的吼道。

他的几个幕僚皆是眉头紧锁,一筹莫展,显然是被太子这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弄得措手不及。

三皇子粗喘了几声,猛然又抓起一个琉璃药玉的桌屏,“哗啦”一声,桌屏就变成了一地的碎碴子。

他这才觉得胸口的郁气散了一点儿,至少不影响他呼吸了。

“三爷。”一个拿着大烟袋的幕僚“吧嗒、吧嗒”地抽了两口烟,说了一句近似废话的话,“太子这样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其中必有隐情。”

其他几个幕僚都翻白眼看他,无声地表达鄙视:废话,这谁不知道?正常情况下,谁会干出这种事?

三皇子也很是无语。

那大烟袋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说了废话,讪讪一笑,接着说:“依门下之见,太子定然是突然受了什么刺激,一时想不开,才会做出这等损人不利己的事。”

这倒还有些道理,三皇子微微颔首:“荀先生说的有理。只是,有没有可能是太子还留了什么后手?”

荀先生果断道:“依门下之见,不太可能。”

“哦?”三皇子示意他继续说。

荀先生道:“无论太子有何隐情,此举都会在圣人那里留下暴躁、沉不住气的印象。如今,圣人对太子的宠爱已经大不如前,太子并非蠢人,又如何不知晓谨慎为上的道理?”

他话音刚落,便有两个谋士出声附和:“荀先生说的有理。”

“太子若非是受了足以动摇储位的刺激,此时应当是尽力挽回与圣人的父子情分,而不是做出此等不当之举。”

“动摇储位?”三皇子眼睛一亮,“难不成,圣人有意易储?”

若是圣人有意废黜太子,改立他为储君,也就解释得通,为何太子宁愿破坏自己在圣人心目中的印象,也要死咬着他不放了。

三皇子越想,就越觉得是这个道理。

但荀先生却是一盆凉水当头浇了下来:“不可能!”

他反驳的太快,语气又太过斩钉截铁,令三皇子的脸色一下子就黑了下来,不悦地质问:“荀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荀先生却是不慌不忙,又抽了两口烟,这才慢悠悠地道:“如今圣人虽然疏远了太子,却并不是因为对太子失望,而是因为事事都做得太好,父衰而子壮,令圣人感觉到了威胁。”

“但这样的太子,圣人忌惮的同时,内心深处,也未尝不觉得骄傲。因为,太子是圣人一手调(晋江)教出来的。因此,至少目前为止,圣人是不会想着废太子的。这也是门下为何说太子这几日的举动,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缘由。”

三皇子的脸色更难看了。

可是他也知道,荀先生说的都是大实话。

但他就是不甘心呀!

——凭什么呢?

就因为太子是从元后肚子里爬出来的,从小到大,无论他再怎么努力,在圣人那里,始终都越不过太子去。

非但如此,就连母妃,也总是耳提面命的,不许他在前朝与太子争锋,让他尊敬太子,顺服太子。

他自认半点儿不比太子差,为何父皇总是看不见他?

别以为他不知道,圣人之所以捧着他,就是为了让他给太子做磨刀石。

但那又如何?

既然立了磨刀石,就要承担刀随时会被磨断的风险!

第137章 林如海(十六)

幕僚里面, 有像荀先生这样恃才傲物的,自然也有那等懂眼色识时务的。

眼见三皇子脸色越来越阴沉,而荀先生却是耷拉着眼皮儿,跟没看见似的, 气氛一时僵硬了起来, 立时就有人出言打圆场:“那依荀先生之见, 太子就是是怎么一回事?”

三皇子也缓和了神色, 朝荀先生拱手施礼:“不错,还请先生解惑。”

如此能屈能伸,倒也有些枭雄本色。

恰此时, 荀先生的一锅烟也抽完了, 他一边在红木桌子上磕着烟灰, 一边慢吞吞地说:“三爷只须想想, 这件事弄到最后, 是谁人得利最大?”

“这还用想?肯定是老九呗!”三皇子脱口而出。

而后, 他不由一怔, 电光石火间, 先前忽略的想法猛然窜入脑海:“先生是说,太子是受了老九的挑唆?”

但很快, 他又自己否认了:“不对呀, 太子又不是傻子, 还能老九说啥, 他就信啥?”

这时, 一个一直沉默的青年幕僚突然问道:“若是说这些的不是九皇子的人, 而是太子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