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28)+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待到后来,天下大定,贾家兄弟也各自授封了国公,带着家眷跟着太_祖定居京城。

而小孙氏不愿儿子被京城的繁华迷了眼,一心想让他读书上进,便辞了姐姐的好意,依旧带着儿子在金陵定居。

奈何,小孙氏的儿子随了父亲,天生好武,在读书上的天赋实在一般。

开国初期的科举,因着人才短缺,收录的很是宽泛。

饶是如此,小孙氏的儿子甄国忠,也是到了三十出头,才有了个举人功名,名次还很靠后。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小孙氏是对儿子科举的事彻底绝望了,写了信托了姐夫贾源,帮儿子谋了官,准备一心培养孙子。

那时,太_祖尚在,一听贾源提起甄赫之子,想起当年的这元猛将,也是唏嘘不已,顺水推舟边给了一个通判的官儿。

甄国忠读书不行,在做官上却很有些门道嗯,不过几年便做出了政绩,如今已经升了应天知府。

因应天的治所就在金陵,甄国忠也得以一边为国效力,一边奉母亲。

就贾敬所知,甄国忠读书不怎么样,钻营的功夫却挺深。

要不然,他一个土生土长的金陵人,也不能在离金陵这么近的应天府做官。

这个时候的甄家,还不是日后如日中天的模样,许多地方都要依仗贾家。

因此,整个甄家对贾敬都很是礼遇,把他当做了最亲密的子侄对待。

在二门口下了轿,甄国忠已经在那儿等候多时了。

他一双眼睛通红通红的,显然是已经哭过了。

他一边吩咐左右帮着贾敬披好麻衣,一边说:“今早通报的婆子才来,母亲就哭得撅了过去。家里供奉的大夫开了两副定神的药,母亲喝了,如今已经睡下了。表侄儿远道而来,家里却一团忙乱,招呼不周,还请表侄儿体谅一二。”

“表叔哪里的话?”贾敬拉住他的手,伤感道,“老太太的身体要紧,可千万要精心。我们家老太太原本也是好好的,谁知突然来了一场病……”

甄国忠用力拍了拍他的手背:“人死不能复生,表侄儿节哀。”

而后,又道:“老太太这会儿不方便见客,表侄儿若不嫌弃,便先到客房歇息片刻,待老太太醒了……”

恰在此时,一个婆子气喘吁吁地从内院跑了过来:“老爷,老太太醒了,正让人收拾东西,要亲自去京城奔丧呢!”

甄国忠闻言,惊得魂飞天外,急得直跺脚:“这……这怎么使得?老太太这么大年纪了……唉!”

他回身胡乱向贾敬拱了拱手,“表侄儿见谅,我就先失陪了。”

说完,便急急忙忙地去劝母亲。

“表叔留步,小侄与你一同去劝老太太。”贾敬也是吃了一惊,连忙追了上去。

——这不开玩笑嘛!

甄老太太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就算身体再好,又哪里经得起舟车劳顿?别前脚甄家到他家奔丧完了,他们就得立马奔回来。

“诶,对对对,说不定老太太见了表侄儿,会好一点儿呢。”甄国忠也是病急乱投医,一把扯住贾敬,便往老太太住的慈心园去了。

两人进去的时候,甄国忠的夫人赵氏领着几个族里的媳妇儿正围着小孙氏劝。

但很显然,小孙氏很是执拗,非要亲自到京城去见见姐姐的遗容。

赵氏无法,只得搬出了自己的长子甄应嘉:“老太太,老太太,嘉哥儿平日里最是心疼老太太了。媳妇儿已经派人去学堂里接他了。他要是知道老太太要千里奔波地去京城,还不得哭得跟什么似的?”

这似乎有用,小孙氏顿了顿,气道:“他小孩子家家的,这种事情怎么好教他知晓?万一惊着了可如何是好?”

甄应嘉与贾政同年出生,今年七岁,如今正在金陵的一家私塾里读书。

那私塾是个告老还乡的知府开的,许多人挤破了头,都想把自家孩子送过去。

只是,那老先生却是不肯收那么多?只是收了几个资质好的,平日里悉心教导。

因着那老先生定下的规矩,学生们平日里吃住都是在学堂里,每十日才许回家一天。

甄应嘉前天才刚沐休过,如今自然的在学堂里读书的。

赵氏被老太太训斥了,低着头不敢吭声。

倒是同宗的一个嫂子出言替她解了围:“大嫂子也是担心老太太,这才吩咐人去接的,老太太就别责怪她了。”

小孙氏和孙氏不同,并不爱磋磨儿媳妇。

再者说,她自己就是青年守寡,最是知晓女人的不易。

因此,见有让开口劝了,小孙氏便叹了口气,赌气道:“你们都看我老了,哄我呢!”

也就是这个时候,打帘子的丫鬟进来通禀,说是京城来人了,老爷已经带着客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