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412)+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好。”宝钗露出一抹包容的笑,让莺儿有一种回到了娘亲身边的错觉。

真的是错觉吧?姑娘明明比自己还小两个月呢!

若是宝钗能听见她的心声,定然会暗赞一声:不愧是最能知晓她心意的莺儿,小小年纪便这般敏锐。她的肉_身虽然年轻鲜嫩,可内里苍老的灵魂,可不就是够做莺儿的娘了吗?

宝钗很清楚,她的惧寒之症,世上没有一个大夫能治好的。

谁也不能治好。

你可曾体会过冰天雪地里活活冻死的感觉?

一夜北风急,卷着屋顶的茅草不知所踪。大雪从屋顶的破洞里钻进屋子里,落在烧得浑身滚烫的宝钗身上,一层又一层,直将她堆成了一具雪雕,又再落成一座晶莹的坟荧。

金钗雪里埋。

她出身金陵薛家,江南人尽皆知的珍珠如土金如铁。

可是,到了最后,莫说是一件厚重保暖的狐裘,便是廖以遮蔽风雪的茅草,她都没有。

何其荒谬?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她想:这就是报应吧。

她竭尽所能,为自己,为薛家谋划了她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婚事,却断送了林妹妹最后一抹生机。

可是,贾家却并没有成为薛家的靠山,她谋来的夫婿也并不能成为她后半辈子的依靠。

本就不是她的,最后果然就不是她的了。

就算荣国府二房被圣人赦免,并被赐了爵位又能如何?

那个时候,宝玉已经出家了,二老爷贾政膝下,只剩下了贾环这一个儿子。而贾环得势,自然是要寻回自己的生母的。

她那高高在上了一辈子的姨母,从此和那上不得台面的赵姨娘风水轮流转,没两年就被磋磨死了,官府退回来的嫁妆皆被赵姨娘母子霸占了。

对此,二老爷竟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不然,赵氏母子又岂敢如此大胆?

姨母死后,宝钗的最后一点儿庇佑也都失去了。她很快就被赶出了贾家,随身只藏了几件小巧精致的首饰。

她不敢在京城多待,更不敢露出钱财,打散了头发,抹黑了脸颊,一路蓬头垢面地乞讨回乡。

——就算是死,她也想死在金陵的地界。

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她最后的一点儿钱财,也在途中丢失了。她回到金陵之后,凭着以前练出的手艺,以刺绣为生,勉强裹腹度日,却免不了每个绣娘都将有的命运。

——没几年,她的眼睛便熬坏了,再没有大户人家愿意用她了。

她又勉强支撑了几年,终于在一场风寒之后,因无钱买药而高烧不退,最终被一场无情的大雪断绝了所有的生机。

然后,她就再次醒了过来,在她自己年仅八岁的躯壳里。

宝钗茫然了。

难不成,记忆的种种,皆是黄粱一梦,是她自己的臆想?

可梦中人物个个鲜活异常又个性鲜明,年仅八岁的薛宝钗再怎么聪慧,又岂能独自构思出如许的梦境?

那便是真的了。

宝钗的心,沉了下去。

因为,如何不出意外,她的父亲薛端,两年之后便会病逝。到时母亲软弱,哥哥顽劣,他们一家子仍然避免不了前世的命运。

这让她如何甘心?

宝钗也不愿意相信,上天给了她这么大的机缘,就是为了让她重复这悲惨的命运。

这个死局,一定能解。而关键之处,就在于自己的父亲薛端。

只要父亲能撑过那场死结,他们家自然就不会举家进京,也不会和贾家有太大的牵连。

别以为宝钗不知道,贾史王薛虽然并称金陵四大家族,但薛家却始终处于食物链的最底端,每年往贾家送去的银子都不在少数。

便是史家与王家,也对薛家虎视眈眈,随时准备下嘴啃下一块儿肥肉。

因此,薛端是绝对不会同意进京的。

毕竟,金陵是他们薛家的大本营,他们尚有余力周旋一二。若是进了京,那就是两眼一抹黑,不得不任人宰割了。

想明白了之后,宝钗便注意着劝父亲养生,并表现出了在商业上的天分和兴趣,尝试着替父亲分担一些事物。

对此,薛端很是惊喜欣慰,母亲薛王氏却颇有微词。

“她一个女儿家家的,将来总是要嫁人的,该多学些针织女工,管家理事才是正经。”

每每听到妻子这样说,薛端便觉心中有气:“若非你将蟠儿惯得不成样子,我用得着女儿替我分忧?”

薛姨妈性子软弱,见丈夫恼了,便不敢多说了,但私底下却免不了念叨宝钗:“我的儿呀,为娘也是为了你好。你说,这天底下哪个男人喜欢比自己强势的女人呢?”

宝钗还未开口,一旁的薛蟠便替妹妹不平了:“妈这话就硕叉了,想那萧家、付家都是江南大族,还不是世世代代都由女人当家做主?我妹妹样样出挑,将来怎么就不能做夫家的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