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52)+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这番说辞,并不十分严谨,但太子却信了。

因为太子了解圣人。

这说起来,还有一段官司。

圣人自己就是嫡子,但却是继室的嫡子。

太_祖的原配夫人与其生下的两个儿子都在战乱中丧生了,圣人的生母虽是继室,却是太_祖登基之后册封的第一位皇后。

国朝建立以后,太_祖忙着登基,忙着册立皇后,忙着立皇后的儿子,也就是当今为太子,却把原配发妻给抛到了脑后。

但那位原配夫人家中无人在朝,继夫人的父兄却都在军中任职。再加上太_祖明显是更意属继夫人,朝堂之上自然也不会有人拿这件事自讨没趣。

可是,等到继后薨逝之后,这件事却不得不摆到台面上来。

因为原配夫人再怎么不得太_祖喜爱,那也是太_祖的妻子,日后也是要配享太庙的。

那么,问题来了:原配夫人与第一位皇后,在太庙之中的位次究竟该怎么弄?究竟该谁居正位,谁屈侧位?

为此,太_祖还专门召集了几个重臣,讨论了好几天。

到最后,得出了结论:因袁皇后(继夫人)生前母仪天下,合该居正位;而宋皇后(原配夫人)只是追封,位次该低于袁皇后。

如此一来,圣人的太子之位,就是真真正正的正统了。

别说宋皇后的两个儿子都死绝了,就是哪一天突然蹦出来了,也动摇不了圣人的正统地位。

也因此,圣人平生最是看重、维护正统。

贾敬拿正统说事,太子自然就容易相信。

就在太子重整旗鼓,准备再接再厉地缓和与弟弟们的关系时,圣人下旨,晋了丽妃甄氏为贵妃,并与段贵妃一同协理六宫事物。

一时间,甄贵妃春风得意,九皇子在上书房也高人一等。

因着这事,太子的心情很不好,但又不能表露出来,别提多憋屈了。

也幸好这段时日里,因贾敬的提点与六皇子有意无意的劝说,太子心里虽然还是看不上宫里伺候的奴才们,却也懂得了做表面功夫。

六皇子是吃过底下奴才们的苦头,知晓他们看着不起眼,在宫中却是盘根错节。

成事或许用不着他们,但要坏事,他们可是一流的。

而一向谨慎的六皇子之所以肯出这个头提醒太子,是因为太子因丽妃晋贵妃,顺势向圣人提了一嘴六皇子的养母,也就是已故的欣嫔,圣人便追封了欣嫔为欣妃。

这却是上辈子没有的事,贾敬诧异之余,很是兴奋。

——他并没有刻意改变这件事,但它还是发生了。

这是不是说明他的努力都是有效的,这辈子已经开始自主发生变化了?

也就是在六皇子隐晦地劝了太子善待宫人之后,贾敬才猛然想起,上辈子圣人与太子之间越闹越僵,这些宫人可谓是居功至伟。

别的不说,就说他们向圣人汇报太子日常起居的时候,便大有文章可做。

有时候,变换一下措辞,或者事把两件事禀报的顺序颠倒一下,没事也能弄出事儿来。

然后,贾敬就趁机说了自己在家待下人们和善,身边的事若是有哪点儿不合意的,都不用他开口,自有下人们去告诉了母亲。

贾敬点到即止,太子却是一点就透:对哦!孤如今选的路子,日后少不了要受些委屈。而且这些委屈还不能白受,都是要让父皇知晓的。可无论是诉屈还是告状,自己做都太掉价,还是得有人替孤向父皇说。

因而,这些日子,太子不光对兄弟们和颜悦色的,对宫人们也和善多了。

那些宫人们虽也有心眼,但比起众皇子,却更容易攻克。

以太子的身份,有时候只是随手施恩,对这些奴才来说,可能就救了自己一条命。

这些天下来,太子再没有去找圣人抱怨过,但圣人却对太子的锲而不舍,还有那些皇子们的不领情了如指掌。

一开始,圣人还看着乐呵,但时日久了,就难免觉得底下这些儿子们不省心。

——太子是长兄,又是储君,纵然以往有些小错,可他如今都已经放下身段了,尔等还如此计较,当真是不敬兄长,不敬储君!

太子收复宫人,初见成效。

作者有话要说:□□给皇后定位次这个,参考的是宋□□赵匡胤。赵匡胤有三个皇后,分别是元后贺氏, 继后王氏和第三任皇后宋氏。

贺氏虽是发妻,但她在赵发迹之前就死了,然后赵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娶了大家千金王氏,并在登基后就册封王氏为皇后。然后过了好几年,才不情不愿地追封了贺氏为孝惠皇后,还明旨说了贺氏的地位不如王氏。

第三个皇后宋氏死的时候,已经是赵光义在位了。然后,赵光义与大臣们商议之后 就认为宋皇后生前母仪天下,地位应该高于没有母仪天下的贺氏。于是,贺氏在太庙的位次又降了一个。